光标记交换中的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号传输与交换是当今光纤通信网络中的两大核心技术。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和优异的传输性能使得高速率、大容量的信号传输得到了技术保障,然而在交换方面,电处理难以满足当今的发展需求,电子交换成为光通信网络的技术瓶颈。因此,出现了介于光路交换与光分组交换之间的光突发、光标记交换等过渡形式,通过将电子技术与光子技术的优势相结合,以“电控光”的方式实现交换过程。   本文主要研究了光标记交换方式下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的具体应用。在基于正交信号调制的光标记技术中,讨论了几种具体的正交调制标记方案:包括FSK/ASK、FSK/PPM、以及DPSK/PPM正交调制方案。首先通过对FSK/ASK联合调制系统的介绍、分析,指出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频率调制格式FSK限制了强度调制信号ASK的消光比取值,已有的研究表明在仿真中消光比被制约在6dB左右。随后,通过仿真研究了利用脉冲位置调制(PPM)构建的FSK/PPM正交调制方案,并在系统中得到了10dB的消光比取值,同时保持了良好的信号接收,从而体现出正交调制系统整体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另外,还提出了一种利用差分相位调制格式与PPM结合的DPSK/PPM正交标记方案,搭建了仿真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消光比取值高达18.5dB的情况下,DPSK信号与PPM信号仍然分别得到了顺利解调,二者在50km普通单模光纤及10km色散补偿光纤传输后的功率代价分别为2dB和5dB。若消光比进一步提高至19dB,在10—9误码率条件下得到的DPSK和PPM接收信号功率代价分别为3dB和5dB,体现出该方案的良好性能。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经济活力的经济群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网络测试并不是一个新的名词,在固网上,它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近十年以来,移动互联网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迅猛的发展,智能手机开始越来越占领我们的生活和娱乐,它深刻的
期刊
期刊
随着当代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微波宽频带放大器已经成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将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本文分析了微波低噪声放大器的发展现状,研究了微波低噪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