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间隔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k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尽管骨愈合能力很强,但仍有5%~10%的骨折愈合受到干扰,导致骨不连,因此骨不连仍是目前骨折治疗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也是创伤骨科的主要问题。骨髓具有成骨活性,许多作者的试验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也充分肯定了自体骨髓移植的成骨潜力。本实验首先建立骨不连模型,通过对各组实验动物骨折端不同时间间隔注入骨髓原液(或外周血),然后通过X线摄片、骨密度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等,探讨不同时间间隔自体骨髓移植对骨不连愈合的影响,为临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40只,兔龄4~6周,体重2.5~3.0kg,15%噻胺酮肌注麻醉(30mg/kg),在常规无菌操作下,在前肢中段内侧作长2cm纵形切口,显露桡骨,分开尺桡骨间膜,在距肘关节3.5cm处截除带有骨膜的桡骨1.0cm,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清理切口内的碎骨片,用骨蜡将骨折端骨髓腔封闭,于骨缺损周围切取0.5×0.8×1.5cm3肌肉组织嵌于骨缺损处,逐层关闭切口。不必行任何内、外固定。待2个月后骨不连模型制作成功。将所有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A组:20d间隔组;B组:40d间隔组。将各组实验动物骨折端,在C型臂引导下用小针刀松解骨折端斑痕组织后,A组实验动物右侧(实验侧)骨折处分别分别于第1d、21d、41d注入骨髓原液2ml,对照侧同时注入外周血2ml,B组实验侧骨折端分别于第1d、41d注入骨髓原液2ml,对照侧同时注入外周血2ml。将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第11d、21d、31d、41d、61d,两组随机抽取4只实验动物,进行X线摄片、骨密度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等,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骨痂质量。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 X线表现1.1实验侧各组不同时期的X线表现。术后11d两组表现大致相同:骨折端有少量毛玻璃状骨痂形成,均出现条带状高密度影,附近存在骨膜反应,可见骨皮质缺损。术后21天两组表现大致相同:骨缺损处可见半透明状的骨痂形成,密度仍较正常骨质低且密度不均匀。术后31d:两组骨缺损处均可见连续骨痂形成,骨痂密度A组高于B组。术后41d:A组骨缺损处骨折愈合好,骨皮质连续行存在。新生骨中间可见低密度骨髓腔形成;B组骨缺损处可见连续骨痂形成,骨痂密度较正常骨质密度稍低。术后61d:A组骨缺损处骨折愈合良好,骨皮质连续行存在,桡骨骨髓腔已再通,但骨折塑形期尚未完成;B组骨缺损处骨折愈合可,骨皮质连续行存在,可见低密度骨髓腔形成。1.2两组对照侧在同一时期的表现基本相同,不同时期的表现也相近。术后11d和21d骨缺损区无骨性连接,骨折端可见少量硬化骨,骨髓腔闭塞;31d骨折端无骨性连接及骨痂形成迹象,骨髓腔闭塞;41d和61d骨折端无明显骨痂形成,骨折端吸收、硬化。2光镜组织学观察2.1实验侧各组不同时期的光镜表现。术后11d两组表现大致相同:可见纤维瘢痕组织之间有大量增生活跃的骨基质细胞和小量毛细血管增生。术后21d两组表现大致相同:可见大量毛细血管增生,软骨骨痂形成,组织增生活跃,有较多粗大新生骨小梁形成,呈条索状,其外周有大量成骨细胞。术后31d:A组可见大量网状骨小梁、早期哈佛系统形成,但骨小梁及哈佛系统排列紊乱;B组纤维组织与骨痂并存,可见不连续骨痂形成及早期哈佛系统逐步形成,但排列紊乱。纤维组织逐渐被骨组织代替。术后41d:A组编织骨进一步成熟并逐渐融合,新骨连接成片,骨小梁间隙缩小,未见明显软骨、血肿及纤维组织等组织,但骨小梁排列欠规则,骨小梁较宽、不致密;B组可见大量网状骨小梁和哈佛系统形成,排列较紊乱,纤维组织相对较少。术后61d:A组新生骨已有骨改建,可见板层骨形成,皮质骨均匀致密,可见大量新生血管;B组:骨痂成熟并逐渐融合,新骨连接成片,骨小梁间隙缩小,但排列欠规则,骨小梁较宽、不致密。2.2各时期各组对照侧均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未见明显骨痂形成。3骨密度检测及组织学评分两组实验侧骨折端骨缺损区的骨密度及组织学评分呈增加趋势,A组更为明显,呈进行性增加。对照侧无明显增加趋势。不同时期各组实验侧与对照侧之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d、41d、61d两组实验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 B组前41天骨密度及骨愈合的组织学评分不同阶段的增量呈低-高-低趋势,主要增量集中在前30天,高峰出现在10-20天。结论:1自体骨髓移植可以提高骨折愈合速度及质量,是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不连的可靠的方法。2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中,适当时间间隔的骨髓重复注射能更加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3骨髓移植后的成骨作用主要体现在前30天,高峰值出现在10-20天之间,故骨髓移植较为合适的移植时间间隔为20-30天。
其他文献
目的: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6%,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女性。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和现代交通日益发展,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与其它骨折相
为提高汽车驾驶员注视行为的安全性,应用视频检测技术构建驾驶员不良注视特征评价体系。基于驾驶过程中多作业工况的影响以及驾驶员个体注视行为特征的多元性,提出以驾驶员2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化学诱导的低氧状态下培养的原代鼠胚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1
目的:观察先心病患儿单纯吸入七氟烷诱导气管插管与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插管条件、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血
党的十八大报告彰显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主题,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法治精神。本文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解读了十八大报告的法治精神,重点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思维"和"
随着国家对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市场准入条件的逐步放开,国外跨国石油公司陆续抢滩中国成品油市场,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在成品油市场逐渐“完全市场化”的进程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39;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狠抓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研究背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是近年来脊柱后路内固定方法最显著的发展。在40年代最早报告使用椎弓根螺钉,1959年Boucher[1]将其应用于后路腰椎融合稳定手术, 1969年Harringto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丰富多彩的移动服务业务也应运而生,其中很多业务是与无线移动定位服务相关的。TD-SCDMA是我国主导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国际标准,因此,研究TD-SCDMA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