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卧龙重要地栖动物空间分布关联性研究

来源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ander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种的空间分布关联是群落长期演化的结果,它反映不同地理区域中及环境条件下物种间在演化历史中形成的生态关系总和及其复杂性。当群落发展到稳定阶段,物种间表现出紧密的空间关系;若群落处于演替初级阶段或群落受人为干扰破坏时,群落中物种的关联性将受到影响。研究种间关联性,对群落的发展及其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卧龙地区位于邛崃山脉东南端,海拔高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复杂的动物区系。保护区内同域分布有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雪豹(Panthera uncia)、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等珍稀濒危动物。基于该区域动物区系的重要性及物种保护意义,本研究通过红外相机技术于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在卧龙调查重要地栖动物的空间分布,用佛爱系数分析其空间分布关联性,旨在探讨这些物种的生存状况以及人类干扰导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本研究共调查到鸟类与兽类6目16科35种。(二)卧龙地区35个物种组成595个物种对。其中,32个物种对呈显著性负相关,132个物种为显著性正相关。呈显著性正相关种对多于显著性负相关种对,表明卧龙地区重要地栖动物群落在稳定发展阶段。其次,132个物种对的关联系数值均在0.20以上,表明各物种间空间分布紧密。依据佛爱系数,将32个物种中为显著性正相关的物种组合为25个生态种组,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红腹锦鸡(Chtysolophus pictus)、及黄鼬(Mustela sibirica)为独立物种。(二)依据佛爱系数,将出现显著正关联的物种组组合为生态种组,并对生态种组进行冬半年(10月-次年3月)和夏半年(4月-9月)比较。夏半年,34个物种组成561个物种对,其中呈显著性正相关物种对为84个,负相关为34个。在冬半年,34个物种组成465个物种对,其中呈显著性正相关物种对62个,负相关6个。基于佛爱系数将彼此为正关联的生态种组成生态种组,夏半年32个物种共组成24个生态种组,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及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为独立物种;冬半年28个生态种组成21个生态种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pictus)、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为独立物种。这表明,季节变化会导致物种空间关联性发生改变。(三)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卧龙地区重要地栖动物在海拔阶段上集群分布。按照海拔,这些物种可以分为三个集群:高海拔集群,包括蔵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血雉(Ithaginis cruentus)、雪豹(Panthera uncia)、赤狐(Vulpes vulpes)、石貂(Mustela foina)、岩羊(Pseudois nayaur)、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中海拔集群,包括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黄喉貂(Mustela flavigula)、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羚牛(Budorcas taxicolor)、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水鹿(usa unicolor)、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豪猪(Hystrix hodgsoni);以及低海拔集群,包括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花面狸(Paguma larvata)、黄喉貂(Mustela flavigula)、野猪(Sus scrofa)、水鹿(usa unicolor)、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猪獾(Arctonyx collaris)、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分布于三个集群中。部分物种出现季节性迁移,包括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赤狐(Vulpes vulpes)、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岩羊(Pseudois nayaur)、猪獾(Arctonyx collaris)、中华斑羚(Naemorhedusgriseus)。(四)保护区内外比较显示,相较保护区外,保护区内物种丰富,生态种组数量多、容量大,种间空间关联系数值也高。基于此,本研究为保护区管理部门提出进一步改进保护管理的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在能量蛋白质摄入正常情况下不同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比例与衰老生物标志物、寿命的关系。方法从2015年哈尔滨市膳食、营养和慢性病队列研究的4 973人中,排除有常见慢性病、家族史和既往疾病史的参与者,将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在正常范围内的人群分为对照组(N)、高脂组(HF)和高碳水化合物组(HC)。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Q-TOF-MS)检测血浆样品的代谢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
目的黑水虻抗菌肽抗癌效应的研究鲜见。文章旨在探讨黑水虻抗菌肽活性组分对敏感肿瘤细胞株(HCT-8)体外增殖的影响,探索其可能的抑癌机制。方法采用RP-HPLC分离纯化黑水虻抗菌肽粗提物,抑菌实验筛选活性组分;酶标仪测定抗菌肽活性组分对豚鼠正常红细胞的溶血性;CCK-8法测定抗菌肽活性组分对敏感肿瘤细胞株(HCT-8)和正常人胚肾细胞(HEK293)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抗菌肽活性组分对HC
学位
天气越来越热,不少人的减肥计划又提上了日程。有人选择节食,有人选择喝减肥茶,但更多人开始热衷中医绿色疗法。拔罐、针灸、埋线等各有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才能事半功倍。拔罐等方法适合单纯性肥胖中医认为,肥胖病位主要在脾胃、大小肠,病机是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常,痰湿阻滞,气滞血瘀。拔罐产生的温热刺激可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
期刊
因肥胖导致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因此,人们对各种减肥方案机制的研究备受关注。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的代表,其用于减肥历史悠久,且效果明显,被公认为减肥的"绿色自然疗法",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方法,人们对针灸减肥的探讨已从简单的疗效观察深入到机制研究中。本文就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做一回顾,以便为今后肥胖症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学位
交响音乐是音乐创作体裁中较为复杂的艺术形式,我国的交响音乐创作始于20世纪初叶,为中国管弦乐创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许多作曲家尝试将民族音乐语言与西洋作曲技法相结合,创作富有时代特征的作品。其中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是根据蒙古族传统民歌旋律移植、改编的具有蒙古族风格特征的交响音乐,这部作品的产生带动、影响了许多音乐家们的创作激情与灵感。作曲家在主题旋律的创作上,有的引用完
学位
ZL114A合金作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新型铸造Al-Si合金,以其优越的铸造性、流动性和加工性被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工业领域,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进步,对ZL114A合金的强韧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Sb变质的ZL114A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OM、SEM、EDS、EBSD、TEM、室温力学性能检测等方法研究了Sb元素在不同冷却速率下对ZL114A合金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