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长期饱受土地荒漠化带来的严重影响,遏制了受灾地区社会、经济和民生的发展进步。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程度严重,导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全国落后水平。在西部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有效改善荒漠化区域的自然环境,有力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必由之路。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等人在腾格里沙漠的八步沙艰苦奋斗,八步沙荒漠化区域的生态环境在40年后成功地改善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长期饱受土地荒漠化带来的严重影响,遏制了受灾地区社会、经济和民生的发展进步。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程度严重,导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全国落后水平。在西部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有效改善荒漠化区域的自然环境,有力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必由之路。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等人在腾格里沙漠的八步沙艰苦奋斗,八步沙荒漠化区域的生态环境在40年后成功地改善了,“六老汉”治荒也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本文以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治荒为例,以合作治理理论为视角,研究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问题。首先,以八步沙林场荒漠化治理为案例,通过过程追踪法对八步沙林场荒漠化治理现状研究分析,总结了八步沙林场第一、二代人荒漠化治理的模式。研究发现第一、二代时期荒漠化治理的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较为单一。论文结合编码分析和层次分析重点对第三代人荒漠化治理模式展开系统分析,构建了以“六老汉”为代表的第三代人荒漠化合作治理模式模型。其中,社会支持是荒漠化合作治理的关键点;公众参与是荒漠化合作治理的桥梁;政治驱动是荒漠化合作治理的政治保障;市场助力是荒漠化合作治理的外在驱动力;精神支撑是驱动荒漠化合作治理的文化积累;治理成效是荒漠化合作治理的结果体现。研究发现第三代人时期的治理模式更多体现为合作治理,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多元化是提高荒漠化治理效果的更佳选择。其次,论文得出了西部地区进行荒漠化治理的基本结论:一是荒漠化合作治理模式应当包括社会支持、公众参与、政治驱动、市场助力和精神支撑等五大要素;二是荒漠化合作治理模式具有提高荒漠化治理成效的功能;三是荒漠化合作治理模式各要素在不同时期对荒漠化成效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整体发展来看,荒漠化合作治理模式的演化发展呈现萌芽、发展、成熟等阶段;四是荒漠化合作治理模式是一个多要素相互影响、多元主体互动交流、多元合作方式协同的综合性治理模式。有效实现荒漠化治理成效的路径是:以区域生态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合作化治理为主要方式,从消极防治转变为积极治理,坚持荒漠化区域统筹、协调,综合性治理、系统性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发展规模经济效益为保障,创新、引进、研发治理技术为驱动力,保障荒漠化区域的自然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最后,提出了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的优化建议:一是人才培养与社会组织拉动公众参与;二是交流与创新提升治理技术;三是政府加强动员与资金扶持;四是市场机制带动荒漠化治理;五是注重发挖中国特色治理文化,推进五治融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TGP)治疗前后老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 方法 将符合要求的 63 例老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给予外用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外用药物的基础上给予白芍总苷胶囊口服,于治疗 8 周后观察 2 组患者 T 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 及 IL-10 水平。 结果 2 组患
学科评估对高校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特别是在新时代教育评价引领下,对于高校教师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引领和学科评估指标的价值导向下,提出在师德师风一票否决的基础上,构建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学术水平和成果工作量、学科专业建设工作量4项一级指标以及17项二级指标的高校教师评价指标框架。再经过两轮专家意见咨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建构系统且合理的评
全球经济发展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给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为避免、减少和扭转荒漠化,帮助改善当地居民生计,加强抗灾能力,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和相关机构研发出了一系列技术体系和技术模式,对生态脆弱区退化生态系统展开了全面的治理和恢复。然而,部分已有研究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优良技术的筛选和推广应用及对技术需求的评估,造成了资金和人力的浪费和损失。文章旨在刻画荒漠化治理技术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
生态地质是以研究和评价地质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性规律的学科,主要是对岩石圈上层进行调查,研究对象涉及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是基础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生态学、遥感地学等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随着区域性及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生态地质逐渐成为现代地质学的新领域。笔者回顾了生态地质调查的发展历史、现状和主要特点,介绍了西北生态地
目的 探究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共情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8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实验组(43例,应用共情护理)、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采用 t 检验,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 x~2 检验。结果 经护理,实验组HAMD评分为 15.15±0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2011年7月至2020年11月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缺血性肠炎患者79例,入院24 h内完成内镜和螺旋CT检查。按照临床表现、内镜表现、螺旋CT表现进行临床分型并指导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为一过型70例(占88.6%),环周型4例(占5.0%),透壁型3例(占3.8%),坏疽型2例(占2.5%)。所有患者予抗凝治疗,其中一过型、环周型
<正>德国一直以来被公认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模范,但从事实看来,德国不但无法实现2020年的大部分能源转型目标,而且在转型过程中新问题"频出",德国能源转型已然陷入"困顿"之中。德国是能源转型的先驱。2000年,该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在高额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可再生能源装机发展突飞猛进。2009~2018年,德国风能和太阳能装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9.7%和17.7%。此外,该项法律也
沙漠化治理在沙区农林经济生产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较为显著的作用。应用机械化治理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劳作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合理转移农业劳动力,在生产要素的分配和安排上充分发挥优势,实现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生产生活环境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格局。
目的:探讨丹参素异丙酯(IDHP)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大鼠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VE,100.0 mg/kg)组、高剂量IDHP(21.0 mg/kg)组和低剂量IDHP(7.0 mg/kg)组5组,每组8只。后4组大鼠皮下注射25 g/L D-gal 2 mL/(kg·d)制作衰老大鼠模型,VE组、高剂量IDHP组和低剂
近年来,狭义刑法学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总体来说,刑法学科对国家治理的服务功能不强,在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处理上存在两个极端,刑法学领域的批判性有余、建设性不足,刑法理论与民众法感情存在一定距离。刑法学科的发展应当做到事实学与规范学并重,为国家治理决策提供实证依据与理论基础;应当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并重,使刑法学研究既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也呈现具有原创性、普遍性的成果;应当做到批判性与建设性并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