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循环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它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免疫-炎症机制被认为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而嗜酸性粒细胞作为主要的免疫效应细胞参与整个炎症反应过程。微粒是细胞活化、损伤或凋亡后从细胞膜脱落的直径100nm至2μm的小囊泡颗粒,具有细胞间信号传导、促炎、免疫调节、组织修复等生物学活性[1],可通过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启动靶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现已证实它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密切[2]。在子痫、糖尿病、脓毒血症、肿瘤、心血管疾病[3]中发现循环微粒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分期及预后相关。因此,通过对微粒的检测、分析,可能优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我们课题组前期发现在COPD患者BALF中淋巴细胞微粒是增高的,并证实T淋巴细胞来源的微粒通过AKT/FOXO1通路阻滞气道上皮细胞于G1期,抑制气道上皮生长,活化p38-MAPK通路,介导上皮细胞凋亡。最新研究表明,呼吸道感染可以触发微粒的释放,通过ATP活化,微粒依赖P2X7/caspase-1通路释放IL-1β、IL-18,参与气道内中性粒细胞聚集、巨噬细胞活化和慢性炎症反应的维持[4-5],而感染常引起哮喘急性发作,使气道炎症、呼吸道症状加重,肺功能下降[6-7]。由此可见,微粒参与了气道慢性炎症过程,并起着促炎症反应作用。在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中,嗜酸性粒细胞作为主要的效应细胞在其活化或凋亡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微粒,然而迄今为止有关嗜酸性粒细胞微粒的变化和作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检测哮喘患者循环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的变化,并初步探讨该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疗效之间的可能关系,以期为哮喘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按照入组标准纳入研究对象共65例,其中哮喘组32例,健康对照组33例。采集外周静脉血,将所采集的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后,用相应抗体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每100μL外周血上清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的水平。哮喘组还需完成ACT量表、肺功能(FEV1、FEV1%)、Fe NO测定、血常规(Eos count)、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等检查,在正规抗哮喘治疗(以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为主)3个月后再次抽取相同体积的静脉血,检测循环血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水平,复查上述指标,计算各指标前后变化率(Δ)=(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并将微粒变化与各指标变化情况作相关性分析。分别按照过敏情况、哮喘控制水平将哮喘组分为过敏组、非过敏组和良好控制组、未控制组,并比较各组微粒水平。结果:1.哮喘组与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比较1.1检测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微粒在哮喘组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组的数目分别为:(136.81±150.08)/100μl、(50.65±33.09)/100μl、(36.78±19.99)/100μl。1.2哮喘组治疗前循环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69,P<0.01)。1.3哮喘组治疗后循环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2,P=0.044)。1.4经治疗哮喘患者循环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明显下降,即哮喘组治疗前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26,P<0.01)。2.哮喘亚组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比较2.1检测发现治疗前良好控制组、未控制组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分别为:(119.05±112.41)/100μl、(156.93±186.06)/100μl,治疗后分别为:(39.76±20.83)/100μl、(63.00±40.29)/100μl,经比较治疗前两亚组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无明显差异(Z=-0.227,P=0.821),治疗后哮喘良好控制组微粒数目低于未控制组(t=-2.086,P=0.046)。2.2检测发现治疗前过敏组、非过敏组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分别为:(149.64±154.10)/100μl、(126.83±150.58)/100μl,治疗后分别为:(50.50±31.30)/100μl、(49.77±35.16)/100μl,经比较两亚组治疗前、后微粒数目均无明显差异(t=0.421,P=0.677;t=0.006,P=0.952)。2.3过敏组哮喘良好控制率[9(64.3%)]略高于非过敏组[8(44.4%)],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P=0.265)。3.嗜酸性粒细胞微粒变化与其他临床指标变化的相关性3.1哮喘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改善(P<0.01),Δ微粒与ΔFEV1、ΔFEV1%呈负相关(r=-0.558,P<0.01;r=-0.453,P=0.005)。3.2哮喘患者治疗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P<0.01),Δ微粒与ΔEos count呈正相关(r=0.625,P<0.01)。3.3哮喘患者治疗后Fe NO水平减低(P<0.01),Δ微粒与ΔFe NO呈正相关(r=0.313,P=0.041)。3.4哮喘患者治疗后ACT评分增加(P<0.01),Δ微粒与ΔACT呈负相关(r=-0.399,P=0.012)。结论:1.哮喘患者循环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Fe NO等炎症指标变化一致,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微粒可能参与了哮喘慢性气道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2.哮喘患者循环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与FEV1、FEV1%、ACT评分之间呈负相关,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微粒可能与哮喘严重程度有关。3.哮喘患者循环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数目增多,经正规治疗微粒数目减少,其减少程度与哮喘控制水平有关,提示动态监测循环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有助于哮喘控制评估。
其他文献
凌泰封是清代安徽最后一位榜眼,颇有文采,其《东园诗钞》十二卷流传至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以其《东园诗钞》为文本依据,结合相应的创作背景,对其诗歌进行具体分析,并在
本文研究了不同负荷条件下猪粪厌氧消化过程中pH值、氢气和硫化氢对于有机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的浓度变化从1-27ppm,硫化氢的浓度从900-3800ppm,系统的pH值则保持相
西餐习惯,上菜的顺序是冷盘、汤、热菜,然后是甜食或水果。中国人则是先吃热菜后喝汤。西餐吃法,上主菜时还辅以配菜,例如,鱼串配米饭;牛排配土豆、豆角、胡萝卜或瓜条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青睐。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已初步具备元认知能力和反思能力。初中生反思性学习现状如何?反思性学习与英语成绩是否具有相关性?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将会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有益的启示,对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具
教育是帮助人们打破阶级的壁垒,实现阶层流动的工具,还是只是完成社会再生产的工具?批判教育学者的多数研究表明,学校教育不但没有成为实现教育平等的工具,反而在某种程度上
<正>随着广西大学石墨烯粉体生产小试基地投入使用,广西在石墨烯制备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基地采用的树脂!裂解法,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大批量生产粉体石墨烯的方法,这标志着
太阳光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其中一条应用途径是将其转化为热能用于蒸汽发生,如脱盐。目前,淡水资源短缺成为了人类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人们
<正>最近发生的几起恶意伤害法官事件,再次将法官的职业保障,特别是与法官履职有关的人身安全保障问题摆到人们面前。一些伤害法官的个案,性质之恶劣、情节之严重,到了令人发
哈氏合金X(Hastelloy X)是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等热端部件的高温镍基合金。燃烧室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高温氧化、腐蚀等损伤从而加速失效,为延长燃烧室的使用寿命,采用表面改性技术对燃烧室材料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表面性能。本文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igh 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HCPEB)对哈氏合金X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次数分别为1、5、10和20次),通过对改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甘肃国际陆港和中新南向通道项目的启动实施,为甘肃拓展发展空间、重塑发展格局,依托通道经济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甘肃国际陆港项目研究中,从优化陆港协同功能,形成发展合力的角度出发,对兰州、武威、天水三大陆港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劣势进行SWOT分析,运用物流引力模型对兰州、武威、天水三个国际陆港所在城市进行物流引力计算,筛选出甘肃国际陆港核心区首选城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