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部性状遗传和杂种优势分析及雌穗发育杂种优势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tcj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以及饲用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杂种优势在玉米和其他作物上被广泛应用,但有关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机理研究至今仍没有定论。本文分别从数量遗传学和基因转录组学两个角度对杂种优势的表现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1、选用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玉米生产上推广面积超过66.67 hm2(1000万亩)的20个单交种及其32个亲本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在北京和德州两地种植,调查容重、百粒重、穗长、穗粗和穗行数五个穗部性状。对自交系和杂交种各穗部性状做方差分析,并利用混合线
其他文献
荆州黑麦是发现于我国湖北荆州地区的栽培黑麦品种,高抗小麦白粉病、梭条花叶病和纹枯病等多种病害,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通过对导入小麦背景中的黑麦染色体及其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将有助于转移与利用荆州黑麦的有利基因。本研究利用702对引物(来源于小麦、黑麦和大麦)分析了添加到辉县红背景中的5条荆州黑麦染色体。101对引物(包括43对黑麦EST引物、30对小麦EST引物、5对大麦STS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