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特定人群胆碱能性荨麻疹流行病学调查及资料分析,探讨影响胆碱能性荨麻疹发病的各因素的作用和意义,并根据中医“四诊”原则,对阳性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为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研究和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方法参考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发布的指南,设计出胆碱能性荨麻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于2014年9至12月利用该调查表对驻鄂某部队进行胆碱能性荨麻疹流行病学调查。对筛查出的阳性患者,进一步行中医问诊及辨证分型。对所收集的资料整理分析,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收集资料填写完整的调查表837份,其中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61人,总患病率为7.29%。②各年龄段患病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小于21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兵龄3年内的不同来源地区的军人胆碱能性荨麻疹患病率间有统计学差异,北部地区患病率最高。本人或血缘亲属有过敏性疾病史者较易患该病。③本次调查男女样本数目相差较大,两者不宜进行统计学比较。各不同兵龄段、不同学历程度及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患病率统计学差异没有显著性。④61例阳性患者,初次发病年龄11至30岁不等,平均初次发病年龄为17.7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为11年,平均病程为3.47年。运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病情轻重统计,轻度所占比例最高,为36.7%。⑤中医辩证,各型分布为:风热犯表型22例,血虚风燥型19例,肝气郁结型14例,卫气不固型6例。结论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发生与年龄、地域、过敏性疾病史有关,小于21岁军人患病率偏高,来自北部地区军人患病率偏高,本人或血缘亲属有过敏性疾病史者更容易患胆碱能性荨麻疹。兵龄、学历、民族对患病率的影响不显著,病情轻重与病程、年龄、兵龄等是否有相关性暂不能确定,可能需要扩大样本调查量进行分析统计。运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中医“四诊”结果有一定的分布特征,4种中医辩证分型中风热犯表型、血虚风燥型居多,分布特点可能与发病机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