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AC9在P38 MAPK通路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来源 :海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正在逐年升高。脑梗死多与颅内动脉的粥样斑块形成有关,可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往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功能障碍是AS的最早期病理改变,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往往会释放出大量细胞炎性因子,从而促进血液中的炎性细胞聚集,扩大损伤范围。可见有效遏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炎性损伤有利于减少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近年,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发现,位于染色体7p21.1上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istone deacetylase 9,HDAC9)基因序列与AS引起的疾病密切相关。已有研究指出HDAC9可能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的炎性损伤导致AS。目前HDAC9介导血管内皮损伤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但是已有研究证实HDAC9能通过小鼠胶质细胞中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通路介导大脑缺血诱发的神经细胞损伤,由此推断在血管内皮细胞中HDAC9可能也通过P38 MAPK通路介导炎性损伤。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SVA)作为抗癫痫的常规用药,其临床安全性和稳定性已被认可,且SVA抑制HDAC9活性和抗炎作用已被证实,则其可能通过拮抗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从而减少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成为防治脑梗死的潜在药物。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讨HDAC9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同时,验证HDAC9的抑制剂SVA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从而为SVA临床防治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过CCK-8法检测筛选出构建EA.HY926细胞损伤模型的最适浓度;EA.HY926细胞分两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和ox-LDL组,利用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两种细胞早、晚期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比较以上两组细胞中HDAC9、P38 MAPK、p-P38MAPK、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和单核细胞趋势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表达水平。2、HDAC9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不同浓度ox-LDL作用下HDAC9的表达水平;将EA.HY926细胞分为6组,即control组、sh Vector组、shHDAC9组(HDAC9敲低组)、ox-LDL组、sh Vector+ox-LDL组和shHDAC9+ox-LDL组,以CCK-8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凋亡实验分别检测以上6组的细胞早、晚期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同上6组样本中的同上5种蛋白的表达量。3、HDAC9通过P38 MAPK通路介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利用CCK-8法筛出SB203580拮抗ox-LDL作用的最适浓度;将EA.HY926细胞分为4组,即control组、SB203580组、ox-LDL组以及SB203580+ox-LDL组,检测方法同方法1。4、SVA拮抗P38 MAPK通路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过CCK-8法筛出SVA拮抗ox-LDL作用的最适浓度;将EA.HY926细胞分为4组,即control组、SVA组、ox-LDL组和SVA+ox-LDL组,检测方法同方法1。结果:1、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不同浓度的ox-LDL处理EA.HY926细胞24h,通过CCK-8法检测每组细胞的生存率,结果表明:EA.HY926细胞活力随ox-LDL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ox-LDL作用浓度为150μg/ml时,细胞生存率约下降50%,且150μg/ml组与control组细胞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故以该浓度做为后续实验中构建EA.HY926细胞损伤模型的浓度。对照组(control组)和ox-LDL组的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结果表明:ox-LD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control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比较以上两组细胞中HDAC9、p-P38MAPK、TNF-a和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ox-LDL组中HDAC9、p-P38MAPK、TNF-a和MCP-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两组间以上4种蛋白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1)。2、HDAC9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ox-LDL处理EA.HY926细胞24小时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HDAC9在EA.HY926细胞中的表达量随ox-LDL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不同ox-LDL浓度的各组进行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CK-8实验结果表明:敲低HDAC9能提高EA.HY926细胞活力,其中shHDAC9组的细胞生存率高于control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shHDAC9+ox-LDL组的细胞生存率较ox-LDL组也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1)。流式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shHDAC9+ox-LDL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ox-LDL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1)。同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敲低HDAC9对P38 MAPK的表达无影响,比较以上6组间P38 MAPK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8),敲低HDAC9仅影响p-P38 MAPK及该通路效应因子(TNF-a和MCP-1)的表达,即shHDAC9+ox-LDL组中以上4种蛋白(HDAC9、p-P38 MAPK、TNF-a和MCP-1)表达水平均较ox-LDL组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HDAC9通过P38 MAPK通路介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利用CCK-8法检测筛选出SB203580拮抗ox-LDL的最适浓度为6μM。流式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SB203580能降低ox-LDL诱导的细胞凋亡,即SB203580+ox-LDL组细胞凋亡率低于ox-LDL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SB203580的存在不影响细胞中HDAC9的表达,而该抑制剂对ox-LDL的拮抗作用是通过降低P38 MAPK磷酸化水平实现的,即SB203580+ox-LDL组与ox-LDL组间HDAC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2);SB203580+ox-LDL组中p-P38 MAPK、TNF-a和MCP-1的表达水平均低于ox-LDL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SVA拮抗P38 MAPK通路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过CCK-8法筛出SVA拮抗ox-LDL作用的最适浓度为4μM。流式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SVA能降低ox-LDL诱导的细胞凋亡,即SVA+ox-LDL组细胞凋亡率低于ox-LDL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SVA不影响细胞中HDAC9的表达,而该抑制剂对ox-LDL的拮抗作用与其降低HDAC9去乙酰化活性,导致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升高有关,即SVA+ox-LDL组与ox-LDL组间HDAC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SVA+ox-LDL组中p-P38 MAPK、TNF-a和MCP-1的表达水平均低于ox-LDL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ntrol组中乙酰化组蛋白H3K9的表达水平高于ox-LDL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VA组中乙酰化组蛋白H3K9的表达水平高于control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VA+ox-LDL组中乙酰化组蛋白H3K9表达水平高于ox-LDL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HDAC9通过P38 MAPK磷酸化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从而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2、SVA能通过抑制HDAC9的活性拮抗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这使其成为防治脑梗死的潜在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大鼠中脑黑质部位注射TBK-1基因过表达载体对大鼠进行预处理,探究TBK-1对鱼藤酮(Rotenone,Rot)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以及相关分子机制,为寻找治疗帕金森病的靶向药物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8只,分四组(n=12):(1)空白组(contr ol group);(2)PD模型组(Rot group);(3)腺相关病
目的:通过观察中国汉族人群中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血清PI3K水平,以及对PI3K基因rs3730087、rs3730088、rs3730089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分析,进一步评估PI3K与PD关系,为寻找PD的可能生物标志物、病情随访以及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PD组及对照组血清PI3K水平,并分别从PD患者的临床表型如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观察血
目的:分析缺血性卒中后癫痫(post-ischemic stroke epilepsy,PISE)发病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对SeLECT量表与PSEiCARe量表预测PISE的发生的价值进行评价及对比,确定更适合该类患者的预测量表,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PISE的早期识别能力,以便合理及高效管理卒中患者。方法:对卒中登记数据库中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缺
目的:通过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人血清RIPK1和IL-1β、IL-6、TNF-α的水平变化,评价其对PD的诊断参考价值;探讨PD患者血清RIPK1和血清炎症因子与PD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集80例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实验组按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
第一部分SPARCL1和Integrinβ1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及致痫大鼠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目的:癫痫的特征在于癫痫发作的反复发生,这是脑中异常放电的临床表现。通过检测SPARCL1和Integrinβ1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蛋白表达变化及定位情况,在Li Cl-PILO诱导癫痫大鼠及PTZ致痫大鼠中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以初步探讨SPARCL1和Integrinβ1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
目的:明确SPARC和SPARCL-1在谷氨酸(Glu)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表达水平;阐明SPARC和SPARCL-1通过调控自噬对Glu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构建海马神经元Glu损伤模型,通过Western bolt和免疫荧光检测SPARC、SPARCL-1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p62、p-mTOR/mTOR及p-AKT/AKT)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究海南省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结构化问卷进行横断面相关性研究,纳入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癫痫专科门诊及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78例海南省成人癫痫患者,使用癫痫登记表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社会学及临床资料,同时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完成五项关于患者健康和心理状况的内容:简明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
目的:观察丁酸钠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BDNF成熟体mBDNF和前体pro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0-200uM浓度的6-OHDA作用不同时间,诱导损伤PC12细胞,之后通过CCK-8法检测6-OHDA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筛选细胞造模的最佳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6-OHD
目的本次研究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疗脑损伤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患者是否有促醒效果,使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从中获益,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无痛、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纳入16例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此次研
目的:(1)分析海口市2015-2017年度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与气候因素日变化及月变化特征,了解相关流行病学趋势;(2)分析与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救治人数敏感性气候因素,探讨气候因素对院前急救心脑血管救治人数的影响及变化趋势,为防控院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5~2017年海南省海口市急救120中心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患者资料数据,参考相关文献和国际疾病分类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