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泰修斯于1939年提出主位、述位这两个概念。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提供交际双方已知的信息,述位则是相对于起点而言的,表达出作者要传递的新信息。丹尼斯于1974年提出了一个动态的概念---主位推进。他指出篇章中的信息结构是由主位和述位的推进模式决定的,句子的主位或述位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联系变换,形成主位推进模式,而篇章的连贯正是取决于这种主位推进模式。近些年来,主位理论在语篇分析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关于主位理论的研究很多。有些学者研究主位理论与语篇连贯的关系,有些研究中英主位结构的对比分析,最近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主位理论在翻译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主位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为此笔者提出两点假设:其一,主位类型和主位推进模式越多样化学生的作文分数越高,复合主位和延续型主位推进模式在高分作文中的出现频率要比低分作文高。其二,学生的写作水平能通过主位理论的学习而得到提高。目的是探讨主位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果。就收集的40篇学生作文,笔者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比较。主要比较主位类型和主位推进模式在教学前后作文中的差别,以及比较教学前后的作文分数,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主位类型和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与学生作文分数密切相关,而且通过主位理论的学习,学生作文分数有着明显的提高。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对将来的写作教学会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启示;得出结论,主位理论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连贯性,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