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富苏峰中国观研究——以两部中国游记为中心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guo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学者对日本人所著的中国游记的研究正逐渐增多,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游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流行作家上(芥川龙之介、夏目漱石等)。而有关对日本和中国都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德富苏峰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德富苏峰是日本近代著名的作家、历史评论家和政治舆论家,同时也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二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在近代日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富苏峰等近代日本知识分子对帝国主义的宣传是造成近代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的原因之一。分析其思想体系特别是其中国观不仅对于研究那段历史有很大帮助,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从德富苏峰的两部中国游记《七十八日游记》和《中国漫游记》出发,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其中国观的演变并总结原因。最终给其中国观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以上也是序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德富苏峰的中国观及其成因。   第一、德富苏峰的成长经历。德富苏峰出生于具有深厚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的家庭,父亲德富一敬和母亲德富久子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就给德富苏峰营造了健康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第二、早期德富苏峰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德富苏峰从小受父母亲影响,较早接触汉学并且培养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这对德富苏峰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三、以甲午战争为契机的思想转折。在甲午战争之前,德富苏峰积极倡导自由民权运动,反对战争,是一位平民主义论者。可是随着整个国际局势的变化,尤其是当时日本国内以及中国国内形势的演变,加之其自身因素,德富苏峰走上了宣传帝国主义的道路。   第二章主要解读了一下《七十八日游记》和《中国漫游记》,并且总结了德富苏峰在两部游记中表现出的中国观的演变。从《七十八日游记》到《中国漫游记》,德富苏峰中国观的演变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演变内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中国国民性的分析更加详细、走访的名人数量的增加、对中国政治分析的深入、对于日本和中国的“建议”由无到有。笔者认为最大的演变是在《中国漫游记》中,德富苏峰分别向日本和中国各自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暴露了其赤裸裸的侵略野心。   第三章主要从客观和主观方面剖析德富苏峰中国观演变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说,中国政治环境的变化、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以及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影响都间接地影响着德富苏峰对中国形势的判断。从主观方面来说,基于对日本帝国主义利益的不断追求,德富苏峰想采用各种形式来宣传自己的思想。著书立说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总之,德富苏峰的中国观既有其客观性,也有其偏颇与缺陷。一方面,他对近代中国的实地考察,对近代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冷静思考,以及对中国政治分裂现状的深入分析,无论是在当时还是时至今日,都有重大的意义与参考价值。然而另一方面,随着德富苏峰对在日本宣扬帝国主义的狂热,并凭着自己对中国的了解,在内心深处早已经把中国看作是日本称霸世界的棋子。可以说,德富苏峰的中国观已经脱离了学术性与科学性,退变成服务于日本对华侵略扩张的工具。   相信德富苏峰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一部分日本人,我们应当科学分析隐藏在日本国民深处的民族心理,认真思考。为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供借鉴。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棉源饲料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复合益生菌发酵本地区棉源饲料,并对育肥羔羊进行饲养试验测定羔羊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其对羔羊生长性
期刊
20世纪最后的30年中,性别研究渗透到了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当女性作为写作或翻译的主体时,她们都将会在有意或无意间突出女性的话语主体性,以来突显其女性主义意
期刊
以PCY180型液压破碎冲击器为研究对象,应用功率键合图法和状态空间分析方法,对液压破碎冲击器回油管道在瞬间回油状态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研究,建立了较为详尽的系统动态
期刊
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是英国十分具有影响力的“布克奖”得主,也被认为是当代世界文坛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石黑一雄的小说《被掩埋的巨人》致力于对失去的记忆、身份的追寻,以
语义连贯是翻译中经常谈及的术语,也是语篇翻译质量最重要的评断标准之一,然而多数译者与翻译评论家都将语义连贯性与直觉表观下的“通顺”或“流畅”相提并论,缺乏明确和系统的
在基层工作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支部成员在换届中,或有的党员在承诺中,为获得党员群众的信任,或为赢得选票,向党员群众作出一些承诺。然而,这些党员或干部上任后,
时下,广大群众向各级干部反映和诉求问题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除了面谈、信件等传统方式外,电话、网络等现代方式也被广泛运用,这在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干群关系、下情上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