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H)3纳米棒的可控制备、表面AgCl修饰及光催化净化气相NO的机理研究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y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污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环境大气中低浓度NO作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引起了如光化学烟雾、酸雨和灰霾等大气环境问题。传统治理技术应用于低浓度NO治理存在若干问题,如效率低、能耗高、产生二次污染等。本文研究新型La(OH)3基光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NO的高效去除。通过低温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出La(OH)3纳米棒光催化材料,实现了其微结构的控制。为增加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利用率,对La(OH)3其进行表面修饰,制得Ag/AgCl/La(OH)3三元异质结。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氮气吸附法(BET-BJH),光致发光光谱(PL),电子自旋共振(ESR)和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和活性自由基捕获,得到如下结论:(1)沉淀法制备La(OH)3纳米棒体系:以氨水和La(NO3)3·6H2O为前驱体,通过快速、温和、可控的低温沉淀法合成La(OH)3纳米棒。合成步骤简单且耗时短,在1.5 h内完成。La(OH)3纳米棒表现出较高的去除NO光催化活性,这归因于低温沉淀法制备的La(OH)3存在氧空缺和一维的纳米结构。氧空缺的作用是在导带下方形成了新的杂质能级,使得含有缺陷的La(OH)3的UV光吸收范围扩展;一维的纳米棒结构可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从而促使活性提高。(2)水热法制备La(OH)3纳米棒体系:以氨水和La(NO3)3·6H2O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合成La(OH)3纳米棒。发现水热温度对La(OH)3纳米棒催化活性有较大影响。水热温度为180°C时得到的样品(La-180)光催化活性最佳。ESR捕获实验表明羟基自由基(?OH)是最主要的反应物种。La-180中?OH的信号最强,因此活性最高。La-180产生更多?OH的原因是UV光吸收被延伸使其带隙能减小。同时,La-180纳米棒形貌均一无团聚,从而使得表面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3)Ag/AgCl@La(OH)3异质结体系:对水热法制备的La(OH)3纳米棒进行AgCl异位复合,光照下部分Ag+被还原成Ag单质,得到三元Ag/AgCl@La(OH)3异质结。与Ag/AgCl和纯La(OH)3纳米棒相比,新型Ag/AgCl@La(OH)3表现出了显著增强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这归因于Ag纳米颗粒引起的SPR效应导致可见光吸收增强,以及Ag/AgCl和La(OH)3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评价了Ag/AgCl含量对La(OH)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Ag/AgCl与La(OH)3的质量百分比为1:2时,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在自由基捕获基础上,提出了光催化净化NO的反应机理。研究为镧系光催化剂的合成提供了一个过程简单、原料低廉、无副产物的制备方法,为宽带系光催化剂改性及光催化机理认识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实现镧系光催化剂走向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中药黄连的提取物为质粒消除剂,用携带R质粒的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E.102株为靶细菌,进行了体外R质粒消除作用的实验作用。同时观察了黄连作用不同时间,对大肠杆菌R质粒消除作用的
1贝塔基经营着一家画廊。生意平平。不过他并不在意。这天。画廊里来了个客人,问他有没有著名画家莫洛托的名作《乡村路上的小情侣》。莫洛托去世已经半个世纪了,他最后的画作
以经方茵陈五苓散治疗高脂蛋白血症30例,显效率63.3%,总有效率93.3%,同时采用绞股蓝总甙对照治疗30例,显效率20.0%,总有效率8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动物实验表明:该方预防及治疗给药均能显著地抑制
脐用升白散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239例贾书田,高春娥,孟广典,于晴,孙呈祥,雷正科自1992~1994年,我们采用自研新药脐用升白散对239例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WBC)减少症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国家税务局组织干部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开展税收宣传.重点介绍与大学生创业就业关系密切的各项税收政策及12366纳税服务热线。
在国民经济保持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下,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业领域,物料配送自动化日臻成熟,不仅使得生产效率明显提升,还促进了自动送料机的技术优化和发展。近些年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咳嗽、咳痰、胸闷、气促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但在COPD
  目的 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在恶性骨肿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在CT导引下对19例25个恶性骨肿瘤病灶进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病灶影像学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
本文通过对可能与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突触形态与功能、中枢神经递质系统以及基因表达等3个方面的简要综述研究,对运动影响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机制将有更为精确与全面的认识,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