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术后复发的风险模型,并通过对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疗效的比较分析,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0月至200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行保乳和改良根治的患者共1720例,按年龄、肿块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病理学类型四个变量对其进行匹配,比例为1:l,保乳组和改良根治组各860例。保乳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1.5个月,改良根治组为39.5个月,比较两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对保乳患者进行预后分析,包括转移复发特性、复发风险曲线,并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保乳组和改良根治组分别为:7.8%和5.6%,89.6%和90.1%,97.9%和99.3%(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状态与分子分型与保乳术后的局部区域复发率相关(P值均<0.05);肿块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雌激素受体、分子分型及组织学分级与保乳术后的无病生存相关(P值均<0.05);肿块大小、淋巴结、ER及分子分型与保乳术后的总生存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腋下淋巴结是局部区域复发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保乳术后复发风险模型为:R=eL/(1+eL),其中L=(-3.124)+(-1.034)*分子分型+0.569*Grade+ 0.547*Node。经验证该模型能准确反映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的复发风险。结论:中国乳腺癌人群行保乳手术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无论在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中,淋巴结均为独立预后因素;新建的保乳术后复发风险模型为经验证可作为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预测判断的依据,指导临床实践;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不仅缩小了手术范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样能达到与改良根治术相同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