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尺度多媒体动态同步模型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s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基于Petri网、Agent等技术的多媒体同步模型,均使用单一的同步尺度,难以解决流内同步和流间同步的矛盾。选择对象粒度太小,有利于保持流间同步,但会破坏流内同步,即造成媒体流的频繁中断,不适合声音等时间敏感媒体流的表现。选择对象粒度过大,到达下一个同步点时,媒体流之间可能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偏移,在此期间,流间同步又难以保持。为了兼顾多媒体流内同步和流间同步,提高多媒体同步的柔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尺度多媒体动态同步模型”,模型同时应用了Petri网和Agent理论,以及基于参考点和基于事件的两种描述方法。该模型将多媒体流的同步点设置为两类:绝对同步点和准同步点,在两个不同的尺度下,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实现媒体的同步。在粗粒度层,采用基于参考点的描述方法,将不同媒体对象间的同步点作为带权动态Petri网的变迁,通过Petri网的运行实现同步,在实现方法上引入了Agent元素,为细粒度层的同步提供了工具。在细粒度层,采用基于事件的描述方法,通过Agent技术实现不同媒体子对象间的同步。研究工作不仅提出了在两种不同的尺度下实现多媒体同步的思想,给出了各层模型的具体形式、基元(控制元)的结构、构建原则,而且结合实例给出了具体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该模型通过两种同步点与相应同步方法的使用,使媒体同步粒度充分细化,又防止了对时间敏感媒体的媒体内同步关系的破坏,同时实现了用户交互控制操作后的再同步问题,使得模型更具柔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运用运动目标检测的方法和动态图像分析的相关理论知识,对低品质视频图像中的车牌检测的相关算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的内容如下: 1、分析目前车牌识别的研究现状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完善的计费管理功能,可以提供广域覆盖和全球性漫游,但部署成本非常高。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无线局域网(WLAN)正越来越受到
现有的BPEL流程可视化设计工具缺乏Web服务数据类型分析的能力,需要人工判断Web服务间的数据类型是否匹配,从而确定Web服务间的流程顺序。基于Web服务描述信息结构的匹配技术
现有的软件规模越来越庞大,形态越来越复杂。随着Internet的普及以及构件、中间件和Web Services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使Web应用渗透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所以对Web应用的测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拓扑发现就是发现网络元素并确定网络元素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关系,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互连设备如路由器、网桥、交换机、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蠕虫的快速传播成为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威胁。蠕虫通常使用网络扫描功能来探测远程或本地主机的信息,这种异常扫描是网络蠕虫传播的前提条件。针对免疫学
近些年很多文章致力于融合各种细分方法,有三角网格四边网格细分的融合,有点分裂型细分面分裂型细分的融合等等,然而仍然没有一种统一的形式来表示插值型细分和逼近型细分的融合
数字校园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将学校的主要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和科研环境。数字校园
基于群签名的安全数据访问技术,是一种以群签名体制为身份验证手段,可实现用户以匿名方式访问数据,同时可验证用户有效身份的安全数据访问技术。本文以Ateniese等人提出的ACJ
随着对外交流,引进先进技术的增加,人们接触专利文献的机会越来越多。从事科技翻译的人员经常要遇到专利文献的翻译问题。而术语翻译尤其是专利文献翻译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