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彭燕郊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燕郊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他的创作跨越了中国新诗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从抗战时期一直延伸至今.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诗歌界和学术界对他关注不多,他的诗歌艺术探索,特别是后期诗歌由于疏离政治话语和主流思想而没有引起评论界的足够重视.新时期以来,因为七月诗派被诗学界重新"发现",彭燕郊也受到一定关注,但人们对他的研究还停留在最初始的"认识"阶段.彭燕郊其人其诗几乎成了"跌落在湛蓝海盆里的一口沉钟".该文试图把彭燕郊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纳入20世纪中后期中国新诗从单一到多元发展的大框架中,论述其诗歌所绽放的思想光辉和独特的艺术品质及其在中国诗坛所占有的历史地位.全文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分别论述彭燕郊的诗歌艺术探索历程、思想成就和艺术特色.作者认为,彭燕郊的前期诗歌主要体现为对现实的关怀;他在1949年以后尤其是1955-1978年时期的潜在写作则主要是对自己所受磨难的抒写和对真理的追问;其后期创作则发展为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而在整体上,彭燕效的诗歌透露出对完美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望,对人格尊严的笃守和对艺术信念的忠贞,他的诗充分展现了扎根于历史和现实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表现出精神美和艺术美的融合.彭燕郊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古今中外诗体的融合、对民歌技巧的娴熟运用和散文诗文体的突破等方面.他诗歌博大精深的思想艺术特质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诗歌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其他文献
聋童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有其特殊之处,他们不但要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门语言——手语。这就需要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
纪录片是一种特殊的影视类型,电影诞生之初就具备记录的属性。纪录片伴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高峰与低谷,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下,纪录片所占份额一直不高,但是随
该文从对日本文坛的浪漫思潮研究入手,以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为手段,将留日作家置于日本社会和日本文坛这个大的背景中去考察,找出他们与日本文学的联接点,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