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命运的预演——以《家》、《憩园》、《寒夜》为例论巴金小说对社会的解构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巴金的小说对于封建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深刻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其作品《家》、《憩园》、《寒夜》的解读来分析巴金对于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对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巴金通过对家的解剖来逐步的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巴金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他用现实主主义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家族世界的衰败,塑造处于社会中下层人民的形象来实现自己解剖社会的目的。可以说,巴金的《家》、《憩园》、《寒夜》可以说是作者对于社会发展趋势探索的深入思索,透露出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切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民族命运的一次总预演。本文试图从巴金对于家族文化的批判、人物的生存困境后面的暗指、人性的温情等方面来进行论述。在探索民族命运的过程中,巴金也曾经流露出过迷茫的情绪,但是他从人性美好的一面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寄望于通过理想人性的建构来改变民族命运。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巴金在对家族文化的批判过程中解构社会。从家族文化的渊源入手,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巴金笔下的家族世界,通过对其家族世界的解读中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从知识分子的使命,“家国同构”下的社会解构,家之观念转变探源几个方面进行。 第二部分主要从人物的生存困境入手,从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出发,通过《家》、《憩园》、《寒夜》的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结局来分析民族命运堪忧。 第三部分主要从人性的温情方面着手,注重发掘文本中所包涵的深层意蕴,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分析作者对于理想人性社会的建构,分析其在建构中达到解构的目的。 第四部分为结语,针对写作本文的过程写出自己切身的体会。
其他文献
任何一个文学流派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与世隔绝而存在的。可以说,小品文的繁荣是上海都市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作为现代都市文化儿女的作家和读者对文化选择的结果。小品文的兴起离
原平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原平方言属于晋语五台片。原平方言代词形式多样,语义丰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在晋语研究和方言研究中,晋语对原平方言代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朝代之一,玄宗開元時期(公元713—742)又是唐代的鼎盛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科學文化、民族關係全面高度發展,有“開元盛世”之稱。唐代開
施蛰存以其心理分析手法和他对人性的独特关注方式,获得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对于施蛰存的独特性,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切入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但是研究者在
由2011年8月至今,当初在全国新闻界曾掀起巨大浪潮的“走转改”活动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由当初“东风夜放花千树”的迅猛扩展到现今各新闻单位的稳步落实推进,新闻界“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