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觉派文学在中国——以刘呐鸥的翻译与创作为中心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感觉派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在日本与中国文坛先后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日本的新感觉派代表作家有横光利一(1898-1947)、川端康成(1899-1972)、片冈铁兵(1894-1944)等,中国的新感觉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1905-1940)、穆时英(1912-1940)、施蛰存(1905-2003)等。日本新感觉派文学比中国的早兴起几年,后来传到中国来。新感觉派文学从日本流传到中国的过程中,刘呐鸥作了很大的贡献。刘呐鸥的翻译和创作,在新感觉派文学在中国发生之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新感觉派的名称正式诞生之前的二十年代末期,刘呐鸥已经通过他的翻译作品以及创作小说开始显出了新感觉派的某些特征。1930年前后,他出版了两本书,即现代日本小说集《色情文化》与创作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这两本小说集所收录的作品。  在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有关刘呐鸥翻译的日本小说集《色情文化》的问题。《色情文化》收录七篇短篇小说,刘呐鸥选择这些作品的标准是什么?他的译文具有哪些特征?刘呐鸥的翻译小说给其他作家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笔者试图思索《色情文化》在新感觉派文学在中国产生的时候起到了哪些作用。在本文第二章,探讨有关刘呐鸥的创作小说集《都市风景线》的问题。《都市风景线》与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的作品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刘呐鸥的比较特殊的中文文体如何产生、读者如何看待?《都市风景线》里的故事都是在上海发生的,但为什么使读者产生某些非现实感?通过这些问题,试图思索《都市风景线》作为第一本中国新感觉派的小说集对于中国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在本文第三章,探讨刘呐鸥的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刘呐鸥是一位翻译家兼小说家,他从自己翻译的作品中吸收的某些特点,其后又呈现在他的创作小说中。这两种作品的异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新感觉派文学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A了去了”结构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句法格式,常常出现在口语中,表示程度极高。句法方面,进入“A了去了”结构的形容词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单音节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小学的每一个病例进行问卷
介绍了太阳辐射的基本概念、能量分布情况及其对地空导弹武器装备的影响 ,给出了论证地空导弹武器环境适应性时太阳辐射强度取值的依据、降低太阳辐射影响的措施和太阳辐射试
采用NaOH溶液吸收黄磷尾气中气态氟,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其氟含量.结果表明,电极电位与5~100.0μg/mL氟离子浓度的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5%,
1981年《九叶集》的出版,使人们注意到现代主义诗歌传统在中国延续的脉络,学术界的目光因此开始集中于九位诗人的诗歌创作,以及这些诗作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和意义。而当以更广阔的
本论文主要考察刘备由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的变化生成过程,通过分析各种文本对刘备形象的塑造,展现其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从而观照中华民族造人艺术的审美追求。三国故事的广泛影
本论文从废名的个性心理研究入手,考察和辨析废名自卑心理的生成及其对废名人生和创作的影响。论文以废名的自卑心理为内在线索,依凭史料和文本,分别从废名的童年际遇、废名的师
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称其“以怀疑的精神、燃烧的激情和预言般的想象力审视了这个分裂的文明
频繁的战争与殖民扩张导致移民现象成为20世纪国际社会的重要景观,因此,20世纪也被看作是移民的世纪。移民文学作为这一时期所派生的文学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离散写作,一种处于原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