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养老问题也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国拥有世界22%的人口,其中60%左右是农民。工业化和城镇化日益加快的步伐,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等各种因素使得农村老龄化的趋势尤其明显,不仅农村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而且农村老龄化的程度高于城市、速度快于城市,给经济社会等各种状况尚比较落后的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压力。当前和今后我国养老问题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随着人口老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其中对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由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转换方面,而对家庭养老模式在现阶段的特殊意义,以及在未来的养老保障功能中的不可替代性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对农村家庭养老模式进行探析,试图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考察家庭养老模式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作用及发展趋势,并针对中国农村的养老模式转换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旨在通过论述分析试图为农村养老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在探析的过程中,坚持结合我国的当前的具体国情,同时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多个视角,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历史考察、系统分析,得出家庭养老依然也必然是农村家庭养老的主要模式,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须借助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条件完善其功能。解决了农村的养老问题就解决了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养老问题,它不仅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可以带动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最终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早日实现。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已有文献的综述、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论文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为平行结构。第二章农村家庭养老的历史变迁与现状。论述了农村家庭养老的历史变迁与现状。第三章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选择的必然性。分析了农村家庭养老的历史的必然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第四章完善农村家庭养老的建议。提出了完善农村家庭养老的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