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指数和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对患者耐受缺氧的影响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体重指数和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对患者耐受缺氧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1~63岁,心肺功能良好,无特殊异常疾病的全麻插管病人62例。先根据体重指数(BMI)将其分为:正常体重组(18.5≤BMI <23㎏/㎡) 17例、超重组(23≤BMI< 25㎏/㎡ ) 13例、1°肥胖组(25≤BMI< 30kg/㎡) 15例和2°肥胖组(BMI≥30 kg/m2) 17例4个组。再将其随机分为平卧位组(30例)和头高15°倾斜位组(32例)。常规静脉麻醉诱导,诱导期间以10L/min的氧流量充分吸氧去氮4分钟,诱导结束后行气管插管,插管完毕后继续脱氧观察,待脉搏氧饱和度(SPO2)降至90%时,接入麻醉机呼吸回路行控制呼吸。记录下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麻醉诱导末~SPO2下降至90%时刻的窒息缺氧时间),并分别在入室初、吸氧去氮后和SPO2降至90%时三个时间点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体重指数不同,其患者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DSP-Desaturation Safety Period)明显不同,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逐渐缩短。4个研究组患者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分别是546.47±75.20 s(正常体重组)、465.77±32.20s(超重组)、355.13±44.36s(1°肥胖组)、227.53±34.23s(2°肥胖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相比,能有效的延长患者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约70秒,其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分别是359.33s±124.42s (平卧位组)和430.00s±136.63s(头高15°倾斜位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指数不同,患者耐受缺氧的潜能明显不同,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其耐受缺氧的时间逐渐缩短;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相比,能有效延长患者耐受缺氧的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组大鼠缺血后肢肌内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4个月和16个月Wistar大鼠各20只,按月
第一部分ACS负载大肠杆菌表达的rhBMP-2在兔腰椎后外侧融合中有效剂量的初步研究目的:初步探讨可吸收明胶海绵(ACS)负载大肠杆菌表达的人类基因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
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甚为常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大部分的肋骨骨折可经保守治疗治愈,近年经过临床试验表明选择性的肋骨内固定更有利于患者恢复。本文就保守治疗及手
文章通过ArcGIS软件在农用地分等更新工作中的应用,利用其空间分析、图形属性一体化、图形编辑的优势,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等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客
以良性沟通促进社会和谐,是新形势下创新发展、共建和谐的有效路径。让主动沟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各类群体利益诉求趋于多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对于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接受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风险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股腘动脉人工
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多种因素均会引发运行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加强检测工作,如应用带电检测技术保证事故的及时发现和解决。文章所述研究对常见带电检测技术类型进行分析,并就
目的:(1)建立大鼠供肝切取动物模型。(2)探讨大鼠供肝冷保存过程中腔静脉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差异。(3)探讨腔静脉灌洗液中TNF-α水平与供肝质量之间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常见的严重创伤,常导致不可逆性的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
本文用两种炎氮杂冠醚聚合物作三相催化剂,研究了其对α-对氯苄基-α-(1,2,4-三唑-1-基)频哪酮合成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介质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叔氨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