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持续出现高温天气,热应激已成为目前奶牛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奶牛在热应激情况下,机体新陈代谢发生紊乱、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下降、免疫力减弱,更容易遭受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困扰;同时还会造成怀孕母牛流产率、死胎率增加,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与奶牛抗应激相关基因遗传多态性与耐热性的关联分析,可以为耐热高产优质奶牛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从浙江省杭州萧山富伦奶牛场选取112头处于热应激时期的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运用PCR-SSCP法筛查ISG15和IL8基因内的SNPs,并进行了基因SNPs与个体直肠温度、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等的关联分析,结果如下:(1)IS15基因中检测到1个中度多态SNP,IL8基因内检测到11个中度多态SNPs(0.25<PIC<0.5),其中 IL8 基因 g.2209T→G、g.2222G→A、g.2373 G→A 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2)ISG15基因g.844G→A与中国荷斯坦奶牛轻度热应激(THI=76.1)时的直肠温度、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不存在显著关联。(3)IL基因 g.-110G→A、g.1454G→T、g.2373 G→A、g.2784A→G、g.2857 T→C、g.2983G→A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存在显著关联(P<0.05),其中g.2784 A→G、g.2857 T→C、g.2983 G→A位点突变可显著影响谷草转氨酶(AST)活力(P<0.05),突变纯合型(GGCCAA)个体AST活力显著低于杂合型(AGTCGA)个体(P<0.05),极显著低于野生纯合型(AATTGG)个体(P<0.01),呈现出GGCCAA<AGTCGA<AATTGG的趋势,且GGCCAA型个体血清中钾离子(K+)含量也处于最低水平。IL8基因g.202C→T、g.264C→T、g.302A→G可显著影响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与丙二醛(MDA)含量,此位点突变纯合型(TTTTGG)个体MAD含量显著低于杂合型(CTCTAG)个体(P<0.05),呈现出TTTTGG<CCCCAA<CTCTAG的趋势,且TTTTGG型个体血清中K+含量和直肠温度较其他基因型处于较低水平。IL8 I基因的 g.202C→T、g.264C→T、g.302A→G 与 g.202 C→T、g.264C→T、g.302 A→G位点可以作为奶牛耐热性状候选功能性SNPs,用于耐热高产奶牛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