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灌区建设理论与评价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下,生态建设逐渐成为研究主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政府报告中,生态成为了很关键的名词。在此大背景下,生态灌区也成为了灌区搜索的重要名词。目前,生态灌区的建设处在探索阶段,其基本理论和评价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主要从生态灌区建设理论出发,建立了生态灌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将模型运用于河南省的大型灌区——人民胜利渠灌区,从而得出其在生态灌区建设中所处的阶段。主要研究如下:(1)生态灌区概念的界定本文在分析了生态灌区建设及其评价在国内外的现状以及国家建设灌区和建设农业方面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灌区产生的必然性,并结合国家目前发展的理念,总结了建设生态灌区的四项核心发展理念,从而提出了建设生态灌区需要遵循的重要原理,并以此作为依据创新性地定义出生态灌区这一概念。(2)生态灌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生态灌区的核心发展理念和建设原理,构建出生态灌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基于对目前生态灌区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方法使用情况的探讨,结合地区的具体情况,选取最合适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出该生态灌区建设的三个层次共5大类20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相对应的评价标准。(3)评价模型的建立考虑到单种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的准确度,本文通过对历年来研究者采用的评价方法的数量,其优缺点以及适用性的简单分析,选取了层次综合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咨询法以及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法等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价,并建立了生态灌区建设的模糊层次组合评价模型和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多层次灰色评估模型。(4)人民胜利渠生态灌区建设的评价将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和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的典型大型灌区——人民胜利渠灌区,其中,在采用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同时,采用了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函数的多层次灰评估法对该人民胜利渠灌区建设进行了评价,分别得出该生态灌区建设的阶段,结果一致,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以及评价的合理性。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其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从整体上指出了生态灌区的目标与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移动支付,一种在射频识别(RFID)和互连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也可称为手机支付,可定义为:“通过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来进行交易的行为方式”。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大规模
以棉花秸秆为原料,研究了原料预处理的方法,筛选了乙醇发酵菌株,并系统研究了秸秆水解液发酵转化乙醇的工艺,研究结果如下:1、考察了碱处理对棉秆酶解糖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碱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创伤性脑梗塞(PTC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01-2014-01收治的符合条件的592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发生创伤后脑梗塞患者41例,
中职学校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离不开教学团队的建设。两者如何协调发展成为很多中职学校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曲阜中医药学校为例,就中职学校精品资源
本论文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为原料,采用热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二氯磷腈,再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分别合成了聚苯氧基膦腈(PPPh)、聚对甲基苯氧膦腈(PMPPh)和聚三氟乙氧基膦腈(PTFE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服务内容不断的丰富,以及网络技术大力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网络用户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加之宽带接入技术的日渐
本文介绍无对照二分类数据资料的2种效应指标及其标准误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1个实例分别用上述2种方法计算效应指标及其标准误,将计算所得的效应指标及其标准误在RevMan软件
针对自然场景中交通标志识别问题涉及的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改善需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图像增强方法比选实验,采用限
<正>商业广告设计课程设置在"大四",是学生大学生活中最后一门专业课程。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和设计修养。商场如战场,学生不久后即将毕业进入到真
搅拌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混合过程中,其混合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内部的水力学性能和混合特征,而这又与设备的结构配置密切相关。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