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聚苯胺修饰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探索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ang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质类材料凭借其结构可设计性强、质轻、介电性能良好、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势成为电磁吸波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纯碳质类材料因拥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其阻抗匹配性能较差,从而无法发挥其损耗能力,对电磁波实现高效衰减。近来,电磁波吸收理论和材料制备方法的发展表明合适的材料组分及结构设计有利于改善纯碳材料的阻抗匹配特性和电磁波衰减能力。然而,通过组成成分和结构设计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仍是极具挑战的任务,且其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此,本文提出采用去模板法和高温热处理工艺制备碳基材料,通过工艺调整实现对材料成分组成调控,以获得具有良好阻抗匹配以及强损耗能力的碳基吸波材料;同时通过引入结构可设计的导电高分子材料,构筑具有特殊微结构的碳基复合吸波材料,深入探究材料组成、形貌结构对其吸波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最终将碳基复合吸波材料作为功能剂,与树脂复合获得吸波功能涂料并探索其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原硅酸四乙酯、间苯二酚以及甲醛为原料,采用水热、刻蚀以及高温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具有蘑菇菌盖状结构的碳材料(Mushroom cap carbon,MRC-C)。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拉曼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表征方法对材料进行多维度分析,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材料成分组成及形貌结构的影响。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材料的电磁参数进行测试,探究材料组成及形貌结构变化对其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呈现明显的蘑菇菌盖状形貌特征,且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MRC-C试样的比表面积、石墨化程度及碳和氮元素在体系中的含量均得到提高;当热处理温度为900℃时,制备的MRC-C试样显示优异的吸波性能。在2-18 GHz范围内,样品厚度为1.6 mm时,其在14.86 GHz处的最小反射损耗值达-42.40 dB,有效吸波频宽(反射损耗值小于-10 dB)为12.98 GHz~17.30GHz。其次,为进一步提高纯碳材料阻抗匹配特性,强化吸波材料的极化效应,提高对电磁波的损耗能力。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原位聚合法在MRC-C材料表面引入导电聚苯胺(PANI)纳米阵列组分,制备获得MRC-C@PANI复合吸波材料。研究对MRC-C@PANI复合吸波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电磁参数进行表征和测试分析,并探讨了 MRC-C@PANI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结果表明:通过原位聚合法在MRC-C材料表面引入聚苯胺纳米阵列并未对碳材料结构造产生影响;同时,聚苯胺纳米阵列的引入能有效调节MRC-C材料的电磁参数,进而使MRC-C@PANI复合吸波材料的阻抗匹配得到有效改善,最终实现其吸波性能的提升。在2-18 GHz范围内,厚度为2.4 mm时,MRC-C@PANI复合吸波材料在频率为9.58 GHz处的最小反射损耗值可达-43.1 dB,对应有效吸收频宽为8.52 GHz~11.44 GHz。最后,研究提出以MRC-C@PANI复合吸波材料为吸波功能剂,水性环氧树脂涂料为基体,通过物理机械复合制备水性环氧树脂基功能复合吸波涂料,并利用浸渍法与强芯毡复合制成吸波毡(microwave absorption felt,MAF)。研究探讨了涂料中吸波剂含量对MAF形貌结构、力学性能、电磁参数以及吸波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相应的电磁波吸收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涂料中吸波剂含量的增加,MAF的表面变得粗糙,力学性能与电磁参数得到有效提高。当吸波剂含量为10 wt%时,MAF试样厚度为1.4 mm,在频率为15.12 GHz处其最小反射损耗可达-55.90 dB,有效吸收频宽可达4.87 GHz(13.15 GHz~18.00 GHz)。由此可见,本课题研究为新型高性能吸波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对进一步推进新型吸波材料的实用化进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实验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触手逐渐蔓延至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部分传感器设备体积小分布广的特点,导致不是所有物联网都适合使用人工更换干电池
进入21世纪以来,老挝经济稳步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发展机遇。老挝证券市场作为新兴资本市场,是老挝金融市场的最大革,将有助于企业筹集长期资金、扩大投资领域以及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作为资本市场上连接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纽带,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对促进处于新兴资本市场发展初期的老挝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本文受若干数值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多解问题数值方法的启发,讨论一类偏微分方程多不动点问题的数值求解.方程具体形式如下:(?)其中 u∈U=W01,p(Ω),Δpu(x)=div(|▽u(x)|p2▽u(x)),=[-1,1]×[-1,1]且 p>1,r>0,k,入∈R及l>0是给定的参数.首先介绍了偏牛顿校正算法,给出了增广奇异变换及相关理论基础,偏牛顿校正算法流程图,介绍了求解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神经网络在人工智能、联想记忆、模式识别、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掀起了一股研究神经网络的热潮。另外人工神经网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会受时滞、脉冲和随机干扰信号等因素影响,因此在控制领域对神经网络稳定性和状态估计进行研究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本文主要深入研究混合时滞马尔可夫脉冲神经网络系统和混合时滞马尔可夫神经网络中立型系统的稳定性
在社会快速发展,倡导全球一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人类社会活动相生相克,紧密联系。各种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决策活动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得实际决策问题变得日
行人安全一直是驾驶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成为了制约自动驾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早期的方法主要将行人当做特殊障碍物处理,而忽略了人体的运动特性。随着深度学习在人体姿态估计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高准确度、高检测速度的模型相继提出,将其应用到自动驾驶决策系统中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本文首先研究综述了目前主流的二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然后基于单目相机拍摄的街景图像,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探索在自动驾驶环境下
动物的采食量对其生产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下丘脑是动物的采食调控中枢,可表达并分泌促采食神经肽Ag RP/NPY和抑采食神经肽POMC。外周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通过
教学能力作为体育教学方向硕士生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关系硕士生未来的就业及发展,还可以反映出高校的培养质量,对学校体育师资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以河南省体
网络是抽象刻画真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复杂系统的一种有效形式。网络中的节点代表复杂系统中的各种实体,网络中的链路代表了实体间的各种联系。面对网络数据的日益庞大,网络结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门限自回归模型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但大多数研究仅含有一个门限变量,这将限制其在实际数据分析中的适用性。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需要两个或更多的门限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