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永前诗歌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oo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汉族文学创作和研究成果皆丰,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稍显不足。朝鲜族代表性诗人南永前,身为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之一,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情感和超越民族视野的胸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作诗歌以来,南永前注重通过自我情感的抒发传达本族民众的情感诉求,他提出人与自然的圆融,重视神性写作,同时,对民族图腾物进行文化溯源,关注“诗人何为”和“诗人为何”等问题。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及对时代的隐忧,构成南永前诗歌完整的精神世界。
其他文献
汉人所持有的是一种兼融文、史、哲诸体著作的杂文学观念,他们对文学的一些普遍性要求与认知往往会体现在诗、史、赋、骚等各体作品的读解与创作当中,其中尤以诗、史观念的融
本文以王绩《会心高士传》中帝王臣子、逸民处士、知音伯乐、贤德楷模、英雄豪侠五类高士人物作为考察对象。在全面梳理王绩《会心高士传》及其诗文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结合已
郑樵是我国宋代伟大的文献学家和史学家。其读书、治学,兴趣广泛,立志通过百家之学,对经旨、礼乐、音韵、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以及校雠目录等学问进行一一探求。郑樵著述颇
“十七年”小说是政治范畴下的说法,本文以文化研究理论为理论基础,探究“十七年”小说的欲望叙事。约束人的身体和欲望一向是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观和政治观念。在“十七年”
郑敏作为九叶派的著名女诗人,不仅有着广博的生命长度,更是在文学领域创造了无可比拟的成绩,她的诗歌理论与作品丰富而又精深,理论虽然没有专门的著作,而是散落在各篇论文中,
郭祥正是北宋诗文变革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少小聪慧。在当时文坛上曾擅名一时,受到了梅尧臣、王安石、苏轼等文坛巨匠的称赞,被喻为“太白之后身”。其诗歌的题材和内容丰富多样
本文以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统计研究和评价研究方法探讨蒙古族当代作家莫·哈斯巴根小说中表现的女性形象,以此分析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态度。论文由导论、主体三章和总结等五
目的:观察紫龙金和顺铂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紫龙金抗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紫龙金和顺铂对细胞
清初诗歌创作在整个清诗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尊唐、宗宋、性灵三派鼎力,各有发展,此消彼长。但总体上看尊唐一派稍占上风。这种特定的诗歌环境造就了一大批宗唐诗人,比如
《絸斋诗谈》是清代学者张谦宜所著,这部著作主要标举格调诗学思想。格调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这一范畴被抬升到相当的理论高度,进而占据中国古代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