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体外实验模型的建立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明确正常生理条件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的损伤机制及颈椎解剖结构的生物力学特点,依据国人下颈椎(C3~C7)小关突关节面倾角的影像学测量结果,结合既往下颈椎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建立一个更加符合正常颈椎生物力学特性的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体外实验模型。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1、影像学测量。通过测定100个国人正常下颈椎(C3~C7)小关节面倾角大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为实验模型的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的数据及理论依据;2、依据影像学测量结果,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对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体外实验模型实验装置进行设计,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3、建立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体外实验模型并对6具新鲜尸体标本进行相关生物力学研究。结果:500个国人下颈椎关节突关节面倾角呈正态分布,总体均数为57.302°,中位数为56.9°;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SNK-q检验:C4、C6两椎体小关节突关节面倾角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68),表明C4、C6椎体小关节突关节倾角大小相等;C4、C6与C3、C5、C7相比,两两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下颈椎小关节突关节面倾角大小比较可以概括为C7>C3>C(4.6)>C5,C4=C6;中位数56.9°能比较客观的体现下颈椎(C3~C7)小关节突关节面倾角的集中度。对新鲜体外实验标本模拟颈部肌肉力量后,予以施加剪切力可以实现下颈椎双侧关节突脱位后交锁。因此,我们对双侧小关节突交锁的损伤机制作了进一步分析:首先应有剪切应力使棘上棘间韧带、黄韧带、小关节囊撕裂,椎间盘或其终板破裂,受伤节段的上下关节突分离脱位;其次应有颈部肌肉因受刺激而产生的强大收缩力使脱位的小关节突交锁。通过本模型的建立充分说明:颈部软组织,特别是颈部肌肉组织在颈椎稳定性的维持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肌肉的收缩就没有双侧关节突交锁。结论:这种更加符合正常颈椎生物力学特性的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体外静态实验模型,能够反映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过程的损伤机制及颈椎解剖结构的生物力学特点,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胰肠吻合方式与胰瘘的发生关系,分析胰瘘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1月到2008年7月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0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价值以及胃肠道激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9年1月于南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接受腹腔镜食管裂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最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常为多节段并存,且多
目的探讨大鼠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术前和术后不同阶段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及其与健侧颈7移位后相应中枢可塑性的关系。方法SPF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年3月~2008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脊柱骨科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按病变ficat
<正>(续上期)三、美国的对朝政策理论上说,朝美关系发展状态主要是朝美两国相互政策造成的结果。但相对而言,美国的对朝鲜政策对于决定朝美关系的走势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重点从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GDP,农村恩格尔系数,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方面构建了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农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反映了近年来
分别采用乳化沥青和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了硅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材料进行了XRD、SEM表征,以及进行了循环伏安法等测试。使用乳化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碳复合负极材
本文着重阐述和分析了大陆法系的代表德国、日本不能犯的理论以及与英美法系的美国、英国的不能犯理论跟我国不能犯理论的差异。在不能犯是属于可罚的未遂犯还是不可罚的非罪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制定严格的入选和排除标准,本文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1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