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联盟是国际汽车工业产业重组的最新趋势。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对提高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竞争力,优化我国汽车产业结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竞争模式建构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体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三个层面深入研究了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及其策略问题。第一层面是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经济学研究;第二层面是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管理学研究;第三层面是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产业配套环境研究。本论文在解释战略联盟“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怎么做”的问题。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在分析现有研究特点和有待研究问题基础上,指出了本文研究目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阐明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问题。第二章为战略联盟基础理论研究。首先对战略联盟做出了界定,分战略联盟的内涵和类型两方面论述。然后重点进行了战略联盟的机理分析和理论解释。机理分析部分论述了战略联盟的动机和竞争优势,理论解释部分分别从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核心能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管理模式研究。首先,设计了战略联盟的系统管理模型。然后,详细研究了战略联盟的过程管理和整合管理。战略联盟的过程管理,论述了联盟的前提、阶段、伙伴选择、运作<WP=108>规范设计以及战略联盟的组织和控制。战略联盟的整合管理,论述了整合管理的五个层面和四个要求。第四章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问题分析与策略研究。具体分析了国际汽车工业战略联盟趋势与竞争模式转型以及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必要性,研究了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现状、问题与策略。第五章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与产业环境关系研究。提出以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思路优化战略联盟的产业环境,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创建良好的环境条件。在论述汽车产业集群的机理与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以及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具体策略。第六章为克莱斯勒公司的战略联盟及其启示。进行案例分析,介绍克莱斯勒公司的成功战略联盟实践,并阐明其对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启示。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说明了本论文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战略联盟的基础理论。学术界对战略联盟的界定不够明确,理论介绍缺乏系统性。本文从战略联盟的内涵和类型两方面,清晰地界定了战略联盟。同时,提出了战略联盟竞争优势的观点,对战略联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理论解释,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战略联盟的基础理论。2.深入探讨了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管理模式问题。学术界对战略联盟管理模式和方法研究还很欠缺,本论文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提出了战略联盟的系统管理模型,深入研究了战略联盟的过程管理和整合<WP=109>管理问题,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方法。3.提出了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问题和策略。本论文指出了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必要性,从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了促进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具体策略。4.研究了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产业配套环境建设这一新的课题。指出战略联盟是一项系统工程,提出了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创建我国汽车工业战略联盟良好机制这一观点,并对汽车产业集群的相关问题作了具体论述。5.对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实践展开了研究。以克莱斯勒公司为例,对其国际战略联盟和与供应商的纵向战略联盟的动机、过程、方法、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提供了成功的学习范例,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