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DM的航空电子全光网络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zu81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航电网络的传输速率、可靠性、生存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挑战,人们逐渐将目光锁定在高宽带、高速率的光纤通信上,并意识到将基于WDM(波分复用)技术和光交换技术的全光网络技术应用于航电网络中,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网络的综合性能指标,很好地满足了航电网络的发展需求。本文围绕机载WDM-LAN航电光网络,实现了包含12个用户的双纤单向环网的设计与仿真,包括物理层的硬件电路和网络层的波长路由。论文首先阐述了全光网络的研究意义与优势特点,并指出了实现全光网络的两个关键性技术:光复用技术与光交换技术。然后依次对频分复用、光空分复用、光时分复用,尤其是波分复用四种光复用技术进行了介绍。接着重点阐述了光交换技术其中之一的光分插复用(OADM)技术,并分别对OADM的两种类型即固定型OADM和可重构性OADM进行了详细介绍,选择第三代ROADM——WSS(波长选择开关)技术作为仿真网络中交换节点的技术方案,并通过仿真软件平台搭建了一个WSS模块,用于实现波长信号的交换。通过对五种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讨论,并考虑网络的成本与可扩展性,采用4×3环网结构作为仿真实现的光网络的拓扑结构。论文重点研究了路由及波长分配问题,由于网络波长资源的有限性,提出了两种最少波长算法,即平均法和割集法。然后根据波长分配算法——图形法,为4×3环网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路由及波长分配。最后利用仿真软件VPI Transmission Maker对4×3环网系统进行搭建与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测试结果,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估与优化。本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在实际的实验工作中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对服务于航空电子网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不过所研究的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一些不足。比如本文仅仅对网络的控制方式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没有做深入研究;路由波长分配也存在问题,若网络用户数增多,结构更加复杂,固定备选路由算法将不再适用;此外,论文中并没有对网络的保护倒换技术进行研究。工作中的这些不足与局限,为我之后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将为完善WDM光网络而继续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小波技术是近十多年来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它由第一代传统小波发展到第二代小波,如提升小波和复小波。目前,小波技术又发展到了第三代类小波,其中,Contourlet
条码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目前常用的一维条形码有很多局限性,如存储数据量少,纠错能力差等缺点,二维条形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它凭借其
石油化工行业中带保温层管道的腐蚀检测一直是困扰企业的一个难题,若检测方法不当,常常会留下安全隐患,甚至是造成严重的损失。而目前应用在无保温层管道无损检测中的常规方法虽
毫米波通信凭借其丰富的带宽资源、超高的传输速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保密性能等优势,成为高清视频等大容量无线传输得以实现的关键技术。毫米波网络通信技术也受到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的规模急速扩大,网络用户的数量不断的创下历史新高。当今的互联网正不断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网络不良
无线跳频自组织网络是一种结合跳频和自组网的优点以跳频通信作为无线传输信道,以自组织方式进行组网的军事通信网络。国内外对于无线跳频自组织网络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图像轮廓提取是图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但是已有的轮廓提取技术难以反映图像中所包含的目标信息,因此近年来针对含有多个目标物体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