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微电网系统双模式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国的重视,过度的有害物质排放、资源自用的不可持续都是全球能源对于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电力供应的稳定性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鉴于此现状,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迅速发展起来。虽然分布式发电系统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稳定性不足、供电量不可预见等。因此将风力、光伏等分布式发电系统组合起来构建成微电网,在供电稳定性、高质量供电等方面作用明显。微电网系统的常态运行包括与公共电网连接的并网模式和与公共电网隔离的孤岛模式,微电网系统应当在并网状态与孤岛状态之间可靠切换。需要研究合理的控制策略,对微电网的状态切换及运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系统高质量运行。本论文的微电网由风电与光电构成,分析了风光微电网系统中风电和光电两个模块的数学模型与运行特性,由于传统的下垂控制具有“先天性”不足,拟通过改进V/F下垂控制方式作为替代,从而保证系统电压和频率能够维持恒定值基本不变或波动较小。因此,本论文风光微电网的控制方式分为两种,即PQ控制和V/F下垂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工具搭建了微电网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例,研究了风光微电网系统并网-孤岛两种运行状态及状态切换过程,展开了孤岛模式、并网模式电源切换、负荷投退对系统供电质量的影响试验,以及模式切换对系统供电质量的影响试验,并证明了本研究的控制策略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智能制造成为了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制造执行系统在加快铝电解厂实现智能制造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解槽是铝电解厂的关键生产设备,在槽控系统的控制下基本实现了重要生产工序的自动化,但对于电解槽控制参数调整还处于人工根据经验调整状态。因此在铝电解制造执行系统中研发出能够对电解槽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决策的功能模块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针对铝电解制造执行系统中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