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盗窃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日渐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及交往方式,也改变了原有的犯罪行为模式。盗窃罪作为出现最早的侵犯财产犯罪之一,在互联网背景下也出现了变种。本文主要以网络盗窃行为为切入点,对于网络盗窃的概念、特征、构成、域内外研究现状、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司法实务中如何具体把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司法实践中应当如何认定提出了意见。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网络盗窃的基本理论”,主要通过对网络盗窃的概念、特点及类型的介绍,明确网络盗窃的概念、网络盗窃行为的法律定位及其相对于传统盗窃犯罪独有的特点,以此来引出为何网络盗窃会在实务认定中存在问题。第二部分“网络盗窃的域内外研究现状及比较”,通过对域外各国对于网络盗窃的研究及其司法实践的认定的查考,以此来与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进行比较,找出我国对于网络盗窃当前司法实践中的不足,并引出第三部分“网络盗窃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网络盗窃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从网络犯罪的对象、罪名、数额、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等方面出发,通过对不同案例的例举及分析,详细论述了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盗窃在司法认定中的难点以及矛盾点。第四部分“完善网络盗窃司法认定的建议”,从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运用刑法学说,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具体性质、犯罪数额的认定方法、网络盗窃犯罪与其他罪名的区分及网络盗窃中其他具体情节的认定,厘清在网络新形态下对于盗窃行为应当如何具体把握。同时,本节通过对裁判文书网中的实务裁判案例的援引,介绍在当前实务中存在的网络盗窃犯罪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结合具体案例对这些犯罪形态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前文所进行的理论探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应将“网络虚拟财产”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犯罪数额应当分段分类进行、明确网络盗窃与网络诈骗及非法侵犯计算机信息系统类型犯罪的界分标准,并且提出了网络盗窃中与传统盗窃相类似的一些具体情节的认定,以期为实务部门的司法认定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新型酿酒酵母培养物对樱桃谷鸭肌肉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日龄樱桃谷鸭39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
文章从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和人格塑造的关系入手,分析了领导干部人格塑造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提出新形势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通过高尚人格来塑造党员干部的廉政新形
避雷器是动车组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设备之一,其稳定、可靠运行对保证动车组的安全供电起着重要作用。现从影响避雷器寿命的因素入手,对动车组避雷器的检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从分析当前无菌制剂设备的RABS自净区所存问题入手,阐述了一种带传递物料翻斗装置的隔离系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交叉污染的风险极低。
精准扶贫是当前国家脱贫攻坚的首要战略,也是提高扶贫效益的首选措施。在众多产业中,虽然旅游扶贫投资少收效快,是目前扶贫领域最见成效的产业之一,但旅游扶贫也存在诸多问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