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防异位骨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u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异位骨化是指关节周围软组织中出现成熟的板层状骨的现象,也可称为关节周围骨化或关节周围新骨形成。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工髋关节的广泛应用及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推广,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从而促进了临床及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在体外研究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抑制软骨和骨分化的作用。本课题通过异位骨化动物模型的建立,同时给予传统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干预措施,比较其疗效,然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建立异位骨化动物模型,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外三组分别给予传统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及联合应用。然后分别于第4、8、12周行X线检查其骨化情况,并做出分级判断:比较各实验组的异位骨化总体发生率及平均分级,然后做统计学分析。同时在实验完毕后行形态学观察。结果:(1)影像学研究:对于术后4、8、12周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家兔行股骨侧位片然后根据其异位骨化发生情况进行分级,计算各组发生率,并按分级情况化为平均分级指数。结果显示对照组异位骨化发生率在4、8、12周时分别为41.7%、66.7%、83.3%,12周后各组术后口服吲哚美辛组异位骨化发生率(36.3%)比对照组(83.3%)明显下降(P<0.05),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异位骨化发生率(33.3%)比对照组(83.3%)明显下降(P<0.05),联合应用吲哚美辛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异位骨化发生率(25.0%)比对照组(83.3%)明显下降(P<0.05)。(2)组织学观察研究:HE染色示在对照组图片内可见较多的成熟骨组织生成,可见板状骨形成,组织内可见较多的成骨细胞,而纤维组织较少。而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则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成熟骨组织少,成骨细胞散在。结论: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有效预防异位骨化形成,其效果与口服吲哚美辛组疗效相当,两者不存在协同效应。口服吲哚美辛组的部分家兔可见胃的粘膜糜烂或胃溃疡。而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则不存在此问题。但其应用于临床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
其他文献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修复治疗一直是困扰神经生物学界的重大难题,近年来利用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NPCs)移
现阶段,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文化之间的竞争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因为通过文化进入他国市场不仅影响巨大并且可以改变该国的思维模式。像我们比较熟知的美国的电影
劳动力市场“技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存的本质是教育结构失衡,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改善我国教育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中国中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临床病理综合征。本文首先介绍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
近几年,许多医疗整形机构纷纷与慈善“结缘”,他们或者援助家庭困难者整形,或者建立救助基金。无论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还是其他的突发事件。整形机构从来都是积极的参与者,相比普
发展壮大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保障,其实现路径一般有两条:一是企业通过自身业务发展,逐步积累内部资本,渐进式的实现规模扩张;二是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展资本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MIA)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近3年来所收治的76例MIA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夹闭45例,一期手术34例,其中6例仅夹闭出血动脉瘤;
背景:偏头痛反复发作,合并并发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大量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偏头痛效果良好,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因此,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神经效应
近几年,通过合并重组、跨区域经营、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举措,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得到快速发展,经营状况不断改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不良贷款率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也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平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