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Al2O3阻氚涂层材料中氢行为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1945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氚涂层是聚变堆氚安全防护领域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之一。在众多候选材料中,Al2O3由于其较低的氢渗透率成为当前阻氚涂层材料研究的重点。然而,氢同位素在Al203中行为及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因此,Al203阻氚涂层的方案设计、制备工艺调制和性能调控之间难以协调,往往顾此失彼,阻氚效果尚未得到理想的发挥。针对Al203阻氚涂层中氢行为涉及的基本科学问题,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热力学概念、过渡态搜索和速率理论相结合的方案,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系统研究了典型氧化物阻氚涂层材料a-Al203表面(中)氢的吸附、解离、侵入、存在形式和扩散等行为的详细微观机制以及α-Al2O3/FeAl界面对这些行为的影响效应,从基础上提出了在典型阻氚涂层工作环境下a-Al203阻滞氢渗透的作用机理和增强其阻氚性能的指导性原则。论文的研究成果为Al203阻氚涂层的性能调控和制备工艺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氧化物阻氚涂层材料中氢同位素行为研究的进展。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有,1.研究了α-Al2O3(0001)和(1-102)表面的氢吸附、解离、侵入和扩散行为。首次获得了a-Al203表面(次表面)氢行为的详细机制,同时预测出氢原子优先通过α-Al2O3(1-102)面扩散侵入α-Al2O3中,并得到红外光谱实验的验证。H2分子以接近平行方式物理吸附在α-Al2O3(0001)和a-Al203(1-102)的表面后,在室温附近自发解离成共吸附在Al、O原子上的H原子。此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这些氢原子将优先在α-Al2O3表面扩散;随温度的升高,吸附在氧原子上的氢原子先围绕该氧原子旋转,再跳跃到下一层氧原子上,从而进入次表面,此后氢继续以“旋转-跳跃”方式依次进入α-Al2O3内部。其中,H原子由a-Al203表面到次表面的“旋转”需克服较高能垒,同时次表面对氢原子的束缚作用相对表面减弱,这使得H原子难以侵入α-Al2O3次表面。一旦侵入,随后的扩散相对容易发生。氢由(1-102)表面到次表面的扩散能垒比由(0001)的扩散能垒小,而由(1-102)面侵入的平衡常数大,因此氢原子将优先通过α-Al2O3(1-102)面扩散侵入α-Al2O3中。这归因于α-Al2O3各晶面的氢原子起始侵入点的密度差异,从而引起了侵入过程中氢原子相互干扰程度不同。2.研究了α-Al2O3中氢的存在形式及扩散行为,对a-Al203中阻滞氢渗透的主要作用区域提出新见解。研究发现,氢在α-Al2O3主要以Hip和[VAl3-H+]q两种形式存在,但稳定性不如自由氢分子。在富氢平衡状态下,氢在cα-Al2O3中主要以Hi+形式存在,并伴有[VAl3--H+]2-和Ho+形式存在的氢。H在α-Al2O3中的输运主要是通过Hi+扩散完成,[VAl3--H+]2-和Ho+在一定的高温下才能解离成Hi+参与扩散。Hi+在a-Al203中以“旋转-跳跃”方式沿c轴方向成螺旋形式在八面体空隙间扩散,相应的扩散能垒低于H原子由α-Al2O3表面到次表面的扩散能垒,这表明α-Al203阻滞氢渗透主要是表面到次表面扩散能垒相对较高所致,与以往人们认为阻滞氢渗透主要是α-Al2O3内部氢扩散能垒相对较高的看法迥异,提出我们今后研究α-Al203阻滞氢渗透行为时应对表面与体相间区域加以考虑。部分α-Al2O33的本征点缺陷VAl3-,Oi2--和Vo0等能捕获Hi+形成[VAl3--H+]2-和Ho+,为α-Al2O3阻氚性能的调控提供了一种重要思路。此外,研究也获得了Hi+,[VAl3--H+]2-和Ho+的局域原子结构和H-O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为辨另α-Al2O3中H相关红外光谱峰的局域原子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3.研究了α-Al2O3/FeAl界面的电子结构及其对α-Al2O3中氢行为的影响效应。发现界面对组元α-Al2O3的电子结构和氢行为的影响是局域性的,界面氢原子对界面的结合强度和原子结构没有损伤效应。根据实验结果,考虑了铁、铝混合氧化物界面和氧化铝界面两种界面,发现α-Al2O3与FeAl合金间的界面连接主要涉及离子键和金属键;由于界面对组元α-Al2O3FeAI电子结构的影响是局域性的,因此组元cα-Al2O3中氢原子的稳定性相对其表面上氢原子显著降低,这与纯a-Al203中的情况相同;但在界面上,组元FeAI中氢原子的稳定性显著升高。组元α-Al2O3中氢原子的扩散是α-Al2O3/FeAl中氢渗透过程的速率决定步骤,其中的氢原子扩散机制及动力学限制途径与纯α-Al2O3中的类似。α-Al2O3/FeAl的铁、铝混合氧化物界面相对更有利于阻滞氢的渗透和提高界面的结合强度。随界面处氢原子的聚集,α-Al2O3/FeAl界面的理论界面连接功有所增加,其上的Fe-O、Al-O或Fe-Al等键也无明显变化,所以界面氢原子对界面的结合强度和原子结构没有损伤效应。4.发展了研究阻氚涂层阻滞氢渗透作用机理的方法,通过热力学概念、含氢α-Al2O3系统原子化学势的变化规律、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出的吸附能和过渡态速率理论为主的动力学理论的有效结合,给出了典型阻氚涂层工作环境下α-Al2O3阻滞氢渗透的作用机理。这一结果将通常的基于Fick定律的表象方法向原子级方法前推了一步,已被日本九州大学的Hashizume K研究组用于解释α-Al2O3的氚自显影实验结果。平衡状态下α-Al2O3中Hi+的浓度极低(稳定性低)是α-Al2O3阻滞氢渗透在热力学上的主要原因。在动力学上的作用机理为,在500~700℃温度范围,当氢渗透压力大于17kPa时,氢原子围绕α-Al2O31-102)面第3层氧原子旋转阻滞α-Al2O3中的氢渗透;当压力小于1kPa时,氢分子在α-Al2O3(1-102)面第2和第4原子层的铝原子之间位置上方的极性解离阻滞α-Al2O3中的氢渗透。这两种动力学控制机制很好地与氢渗透和氚自显影实验吻合。5.基于α-Al2O3阻滞氢渗透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作用机理,提出了增强α-Al203阻氚涂层阻氚性能的指导性原则。在热力学上增强α-Al2O3阻氚性能的关键原则是降低a-Al203中H的稳定性,以增加非自发反应的难度,这有望通过在α-Al2O3中形成[VAl3-H+]2-和Ho+等氢相关缺陷达到。在动力学上的关键原则是控制Hi+的扩散,这有望通过在a-Al203表面形成负l价的氧离子中心使表面的氢分子极性分解转化为非极性分解,或在α-Al2O3中适当增加本征点缺陷数量以捕获Hi+等方法达到。
其他文献
中宁县石碱公路上跨包兰铁路立交桥采用2×55 m预应力混凝土T构,平面转体法施工,满足桥下沟渠、铁路近远期的限界要求,有效降低桥梁施工对营业线的影响。对主梁结构构造
本文利用CV、HHCI、TEC、MLD分析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包括省际发展差距和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发现1990—2003年期间省际发展差距和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呈现不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攒竹为主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攒竹为主者(治疗组)58例,同时选取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单纯针刺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法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结合遗尿膏外敷涌泉、神阙穴的方法治疗小儿遗尿30例。结果:痊愈12例,痊愈率40%;显效18例,占60%。结论:
据目前所见文献,"图书馆学"一词最早引入我国是谢荫昌于1910年10月发表的连载译文《图书馆教育》,三个月后,《图书馆教育》一书正式出版。随着清末民初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建设力度的加大,全国各高校都陆续通过CERNET接入Internet,组建了自己的校园网。由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有偿使用网络资源并分担国际
综述了贴敷疗法治疗咳喘的组穴规律,如按时机取穴、按发病缓急取穴、分组交替取穴、主穴加配穴等方法,认为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疗效较为显著,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尚需加大规范化研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现象,从表面上体现了我国就业市场上供求结构的失衡,但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增值能力
研究背景: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创伤、感染、肿瘤等诸多原因造成的骨缺损每年都有大量患者深受其害,需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的常规治疗方法有诸多局限,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而组织
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刺激农村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农村零售市场的发展正当其时。在对农村零售市场发展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农村零售市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