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食用油脂的提取与净化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使用微藻生产食用油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微藻油脂以甘油三酯为主,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类似,有些还含有极具健康价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本文考察了几种常见富油微藻生产食用油脂的潜力,并以微拟球藻藻粉为原料,建立了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微藻油脂提取和精炼工艺。  考察了小球藻、栅藻和微拟球藻油脂和藻渣应用于生产食用油的前景。使用适用于食用油生产的正己烷获得微藻油脂,小球藻和微拟球藻油脂收率均在50%左右,是栅藻的两倍,且小球藻藻油的中性脂含量最高;三种藻油脂的中性脂脂肪酸组成均以C16和18脂肪酸为主,微拟球藻中还含有具有保健功能的ARA和EPA;植醇是三种藻藻油中不皂化物的主要成分,小球藻藻油中含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麦角甾醇;微拟球藻藻油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三种藻渣都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微拟球藻藻渣蛋白最符合人类需要。综合来看,使用小球藻生产烹调食用油最为经济;而微拟球藻适合生产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油脂,其藻渣也可生产为优质蛋白产品。  以微拟球藻粉为原料,建立了藻油提取工艺。提取温度和时间的适当提高和延长有助于EPA的提取;针对藻油的一次提取,使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选择1∶20(g/mL)的固液比,在60℃下提取8-10 h即可。相较使用新鲜溶剂,混合油提取时油脂得率下降幅度不大,且在本实验的最佳条件(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0h)下,使用混合油提取比使用新鲜溶剂提取的溶剂用量减少了47.3%。使用正己烷对藻渣进行二次提取4h即可达平衡,油脂得率达到了23%左右。超声法促进油脂释放效果最好,油脂得率提高了43.0%。  参考食用油质量标准和精炼步骤,确立了针对微藻毛油的精炼工艺。发现水化脱胶法藻油脱胶率略低于酸法和超滤法,但其最为简单,脱胶效果也可以接受。对于溶剂脱酸,随甲醇用量的加大,藻油脱酸率提高到约49.5%后不再明显变化,而油脂收率持续降低、EPA损失率不断升高;对于碱炼脱酸,随NaOH加入浓度的增大,可接近完全去除游离脂肪酸,且油脂回收率保持在93-94%左右;使用粉末活性炭达到95%以上的藻油脱色率时,油脂收率为77.5%,EPA的损失率为62.7%。所选择的精炼工艺为:针对含有4mg藻油/mL的混合油,加热到55℃,使用混合油体积10-20%的65℃水作用30 min脱胶;采用碱炼脱酸法,在55℃下,添加120%理论碱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30 min脱酸;使用4 mg/mL混合油添加量的粉末活性炭在60℃下作用30 min可达95%以上的藻油脱色率。精炼后藻油中的EPA含量降为6.28%,但极性脂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大幅下降。
其他文献
文中建立了这一过程的数学模拟模型,采用k-εRNG模型来模拟湍流流动,颗粒轨道模型模拟汽液两相流动,混合分数/简化PDF模型来模拟燃烧反应过程,辐射传热采用离散坐标模型.采用
针对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现有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废水处理深度不够和排放达标率低的问题,进行了HOBAF新工艺工业化试验研究,得到了HOBAF工艺合适的运行参数.稳定运行试验结果表
该文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小试工艺过程,探索了微波促进传质的微观机理,自行设计了微波辅助提取中试的关键设备——微波萃取器,并进行了中试工艺条件的研究,建
该文主要是为强化常规水厂的"混凝—过滤"工艺的除藻效率而进行的实验室研究,包括对湖泊水中的藻类生物进行强化混凝和过滤,分析了各种藻在"混凝—过滤"工艺各阶段的去除率,
该文针对烧杯试验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水动力条件对混凝效果影响的这个不足,在对原有的水处理简易流程进行改造和完善的基础上,初步建成了由搅拌槽、平流式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