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想象·反思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lexh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政策,迎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现代化的转型背景下,文艺界也必将作出回应。《乔厂长上任记》的发表率先将目光转向当下,冲淡了伤痕与反思文学带来的低沉氛围,展现出高昂的激情。《乔厂长上任记》成功地契合了国家意识形态,传达出强烈的时代之音,引发社会轰动。《乔厂长上任记》中呈现了社会转型之时,中国对于现代化的认识与态度。现代化在今天依然是进行时,以发展的目光去审视《乔厂长上任记》的现代化叙事逻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乔厂长上任记》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出小说中的现代化叙事逻辑。第一章,聚焦于中国现代化重启的特殊时期,通过研究《乔厂长上任记》的生产与接受的过程,探讨出作品对于现代化的特殊意义。以《乔厂长上任记》为原点,可以发现整个社会从上到下对现代化的认识与态度,进一步掌握现代化叙事的时代背景。第二章,以时间为维度探讨现代化焦虑。现代化叙事是一种线性叙事,现代化共识是穿透时光的历史共识。在由过去的错误政策导致的落后现实下,催生了现代化的焦虑。数字与时间是现代化焦虑的表征,“铁腕人物”的出现则是缓解焦虑的手段。“记忆”的书写与“当下”的焦虑则表明了对理想中“未来”的反向诉求。第三章.以空间为维度探讨现代化的想象。改革开放后,中国得以站在地平线上环视四周,“外国”则成为现代化美好想象的指代对象。《乔厂长上任记》在后工业视野下,展开了现代化想象。知识、精英、技术的着重描写展现了对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价值认同。出国与归国的叙述中折射出的中国对于“外国”现代化的美好憧憬,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建设现代化的信心与信念。第四章,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探讨现代化的反思。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化,中国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全球定位,反思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小说中强烈的民族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清醒独立民族意识。“崇洋”心理被中国文化自信心理取代,传统文化与精神的资源成为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逐渐由“滞后”走向“超越”,书写自己的故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临床症状、特殊体格检查、X光线和MRI影像学等各类检查方法针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以期建立综合诊断体系来帮助识别肩袖撕裂。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骨科因肩关节疾患住院诊疗并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133例。以肩关节镜常规后方观察入路结合外侧观察入路的联合观察入路的镜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评价临床症状、特殊体格检查、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反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持续高压惩治腐败的态势下,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损害群众的各类案件要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要着力解决,维护好人民的合法权益。这表明,反腐败的任重在于要打大老虎,反腐败的道远则在于还要打苍蝇,反腐倡廉的重中之重是切实解决围绕在人民身边的“苍蝇”,即严惩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与群众的接触最
通过对胶订包本机自动化的分析,提出一些相关设计的理论和设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