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期,中国大陆新诗坛出现了四个诗人群落——归来者,朦胧诗人,新来者,非群落诗人。新来者从七十年代末到今天,一直在为诗坛奉献着佳作。他们在新时期的创作是突出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少被关注。他们包括叶延滨,傅天琳,雷抒雁,曲有源,李钢,张学梦等。他们延续中国传统诗歌的现实主义手法,融入新的时代气息,生活感受,形成了新的诗歌特色。有别于在美学上狂飙突进的朦胧诗人,也有别于解放前就出现在诗坛的老诗人,他们是当下诗坛的的中间力量,中流砥柱。拓展了现实主义道路,在新时期的诗坛引领了一种别样的审美观。研究他们对于诗歌史和当下诗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新来者和朦胧诗、归来者三者之间的比较为切入点,对新诗第三次高潮进行阐释。简要阐述新来者的诗歌道路,进而和归来者、朦胧诗人、非群落老诗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新来者对于诗坛的意义。
绪论:首先是引言,简要叙述新诗三次高潮。之后进行文献综述,国内研究新时期诗歌的文章很多,但比较集中,集中在朦胧诗人和归来者。
第一章叙述新来者在新时期诗坛的定位。新时期的迄始问题,新时期指的是1978—1986年的这一段历史。之后以两位诗人为代表探讨新来者的初步特征。
第二章从比较出发,具体阐述新来者和归来者、朦胧诗人、非群落老诗人之间的异同和联系。新来者的诗歌在新时期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的诗歌在使命感上和归来者是相通的;而在生命力上,是和朦胧诗人相近的,属于“中庸派”。
第三章在第二章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对新来者的美学意义进行探讨。新来者对于当下诗坛的一些具体问题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大众化和小众化、个人化和个性化、形式和内容的问题等等。进一步揭示了新来者的意义。
新来者对于新时期的诗坛是举足轻重的。他们在喧嚣的诗坛下,默默地创作着,没有太多的光环,然而他们是厚重的,失去新来者的新时期诗坛必将浅薄,必将轻浮。如果说归来者给了诗坛沧桑感,朦胧诗人给了诗坛新鲜感,那么新来者给诗坛带来了厚重感,厚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