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要从幼儿阶段起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更要重视对幼儿体质的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体育的发展放在首位。幼儿园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幼儿体育锻炼的主要部分,然而目前幼儿园体育活动普遍存在内容枯燥、目标模糊、锻炼形式单一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幼儿园自编的轻器械操,缺乏科学的创编理论指导,导致幼儿在锻炼过程中兴趣不高,锻炼效果不佳。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结合幼儿身心的发展目标,创编具有一定特色的幼儿哑铃操,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有趣的动作、精彩的表演、巧妙的互动、配合等形式下进行一定的抗阻练习,更好地锻炼身体、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启迪思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国民体质测试幼儿部分的内容为参考,通过模仿、借鉴、空间转换、队形变化等方法创编了大班幼儿哑铃操,并通过了成都体育学院创编专家组的评审和认可。最后,在成都市东光幼儿园大班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大班幼儿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协调素质、平衡素质上均有显著提高,成套动作受到了教师和儿童的认可,映证了哑铃操创编原则、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并提出了以下建议:(1)、将幼儿哑铃操列入幼儿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丰富幼儿体育锻炼内容;(2)、通过比赛、表演等方式进行推广;(3)、主管部门要重视轻器械操的创编和学习,定期对幼儿教师的创编技能进行培训;(4)、加大幼儿园轻器械类设施的投入力度,更好地丰富大课间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以国民体质测试内容为参考创编成套动作,使锻炼目标更具针对性;(2)、以趣味性、互动性、艺术性为指导思想,加入了队形变化、空间转换、配合互动、过度动作等新颖的形式,突破了传统课间操的单一模式,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增加了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及坚强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