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条件位置厌恶模型中相关脑区细胞骨架重塑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片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主要特征为:强迫性的觅药行为;对药物的使用失去控制;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阿片成断后所形成的负性记忆对强迫性用药行为的形成及其反复发作意义重大,但目前对阿片负性记忆形成所涉及脑区了解甚少。   肌动蛋白(actin)是突触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包括两种形式:球形肌动蛋白(globularactin,G-actin)单体和聚合态的肌动蛋白纤维(filamentousactin,F-actin)。肌动蛋白的聚合解聚(细胞骨架重塑)影响突触形态和突触膜上蛋白嵌入。近期研究表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塑与突触可塑性以及记忆形成关系密切。   条件位置厌恶(Conditionedplaceaversion,CPA)是一个吗啡负性记忆研究模型,大鼠单次吗啡注射后用纳洛酮催瘾即可形成。为了研究CPA形成过程中细胞骨架重塑,我们检测了突触膜上F-actin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在CPA形成过程中杏仁核、背侧海马F-actin含量分别在纳洛酮注射后的30min、60min明显增加,而伏隔核、背侧纹状体F-actin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大鼠吗啡注射后给予纳洛酮不进行CPA训练杏仁核、背侧海马F-actin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不但毁损杏仁核、背侧海马可以阻止CPA形成,而且在杏仁核、背侧海马注射actin聚合阻断剂latrunculinA同样可以阻止CPA形成。结合上述研究我们认为杏仁核、背侧海马细胞骨架重塑参与吗啡CPA形成。   前人研究显示杏f.核、海马在记忆形成中存在相互作用,受此启发我们想了解吗啡CPA形成中是否存在同样作用。研究显示毁损杏仁核可以阻止CPA形成过程中背侧海马F-actin含量在纳洛酮注射后60min的增加;但是毁损背侧海马不影响CPA形成过程中杏仁核F-actin含量在纳洛酮注射后30min的增加。由此可知在吗啡CPA模型中杏仁核调控背侧海马的细胞骨架重塑。
其他文献
偶然在报刊上看到一篇文章提到这样一件趣事:有个女同志名叫小媮,由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了“媮”,而将其归并为“偷”字,她就有了被人叫成“小偷”的危险。“媮”是
不管是来源于“李约瑟问题” (Needham puzzle)还是“钱学森之问”,“珠峰计划”[1]从一开始就给了我们一个极高的平台,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样的平台和机遇背后必然
当前,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城市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综合反映,也是城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理论上讲,城市服务业不断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发展,而城市绿色发展也能
目的:  建立乳结泰胶囊的质量标准。为临床提供一种工艺合理、质量可控、稳定有效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  方法:  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瓜蒌、香附、赤芍、青皮、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培育和发展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党报集团,具有重大意义。应对中国报业面临的新挑战,党报集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一个目标”,把发展
运用数据建模、最优组合预测、灰色预测等方法,探讨我国女子100m栏的竞技状态及成绩动态变化趋势,并分析我国2010年亚运会女子100 m栏项目上的主要对手的竞争实力,及预测我国
病毒感染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治疗学难题。目前已批准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绝大多数是核苷类化合物,在临床运用过程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及其四乙酰化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并进行了小鼠抗缺氧活性的初步筛查,以寻找具有较高生物利用度和药理活性的药物。 方法: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
将CT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提出了电极圆锥内螺纹的无损检测方法。目前普通螺纹常用的测量方法大多为接触测量,有关文献介绍了非接触检测方法,但它们仅限于圆柱内螺纹,圆锥内螺纹的图像处理及非接触测量未见报道。从CT技术入手,探讨了电极圆锥内螺纹的图像检测方法,即在一个系统中实现对工件内部缺陷的检测及几何参数的测量。通过使用图像预处理、阈值选取及二值化、边缘检测及提取等方法,提取了螺纹轴截面齿形轮廓,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重要人工合成抗菌药,主要通过抑制DNA回旋酶起作用。 本文分别对(s)-(+)-2-氨基丙醇和左氟沙星的合成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L-丙氨酸通过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