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举家外出农民工数量的持续增加,催生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基本权益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此,国家和地方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我国东部沿海的县市作为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在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也获得了更多的赞誉。但由于这些地区流动人口往往较为集中,在解决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教育利益冲突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多的问题,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惑和挑战。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深入了解经济发达地区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的现状,分析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实现教育同等对待所面临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对于其他地区解决流动人口问题无疑有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重要意义。笔者自2013年底开始,选取浙江嵊泗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当地义务教育和随迁子女教育基本情况做了全面深入的了解。调查发现由于受当地地域影响,县域经济特点明显,流动人口不断涌入对其管理带来巨大挑战;采取“有区别的同等对待”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基本实现随迁子女在当地入学“零门槛”;由于随迁子女本身较强流动性造成随迁子女教育质量不理想,综合学习水平较低;外来务工人员总体受教育水平较低,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特别是家长教育能力和教育方式普遍较为薄弱。文章最后指出,流入地政府必须明确政府相关机构职责定位,流出地政府和流入地政府间加强配合,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适时建立优秀教师交流制度,提高随迁子女教育质量;家校合作开展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意识,参与学校和学生教育管理;发挥社区作用,改善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