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上行MU-MIMO系统UE配对方案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为止,作为B3G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LTE Release9版本已发布有一年多的时间了。随着B3G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提高系统吞吐量和频谱效率一直是其主要目标之一。由于MIMO技术能够利用多根天线产生的空间自由度来提高信道容量,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在LTE后续版本中的上行链路采用一种虚拟的MIMO技术,即MU-MIMO技术。   本论文主要在LTE系统无线信道的建模的基础上研究了上行MU-MIMO调度UE的配对方案和MU-MIMO接收机检测算法的性能。在无线信道建模这一部分中主要讨论LTE系统中SCM信道建模流程、SCME信道模型对SCM信道模型的演进,为了简化仿真,在SCME信道的基础上讨论了其简化模型--抽头延迟线(TDL)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简化的SCME信道模型的相关性随着阵元间距的增大而迅速减弱;作为本论文的核心,在UE配对方案这一部分主要研究了上行MU-MIMO系统调度算法的流程和四种UE配对方案--正交配对方案、ZTE配对方案、随机配对方案和本论文提出的查表配对方案,并对四种UE配对方案进行仿真和详细地讨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这四种配对方案中,随机配对方案的频谱效率(SE)最差,而查表配对方案的性能最好;本论文的最后,讨论了SU-MIMO和MU-MIMO模式下接收机采用的迫零(ZF)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算法及服务UE每个载波上SINR的计算方法,对这两种接收机检测算法下UE采用2层复用和4层复用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两种检测算法在不同的复用层数下的SINR、BER和SE性能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无线通信和传感等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已广泛应用于军事作战,医疗管理,森林防火和空气质量监测等多个领域。当无线传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复杂性的不断增加,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计算机病毒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破坏力强等特点已经成为目前互联网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安全威胁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普适计算的快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定位技术是实现基于位置服务的必要环节和核心技术。由于信号在传播中
无线宽带技术使人们摆脱了传统的有线通信的束缚,让人类进入了移动通信时代。面对广大的应用和研究市场,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促使第一代移动通信(1G)到第三代移
在现代信号处理中,非线性和非平稳信号的处理尤为引人注目。各种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的不断涌现,使得人们在处理这类信号时不必只依赖于传统的傅立叶变换而可以获得更
随着P2P(Peer-to-Peer)技术的发展,P2P应用在互联网中迅速蔓延,由于其在文件共享、资源搜索、分布式计算等方面的优点,使得其成为网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P2P技术对互
本文充分利用高速通用传输总线(USB)所具有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易于互联和占用资源少等优点,结合当今高性能FPGA、超高速A/D转换器件和固态存储芯片FLASH(闪存),设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重大装备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轮船、机车、飞机等大型设备制造装配中,需要对大型设备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由于空间位置测量受到现场测量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雷达发射宽带信号已经成为现实。带宽在一百多兆赫兹到几百兆赫兹的雷达,目标回波的分辨率可达亚米级,称为高分辨距离像(HRRP)信号。高分辨距离像可以提
采用阵列信号处理进行高分辨测向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空域信号处理技术,在电子侦察、通信、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本文在总结高分辨测向技术研究现状和主要算法的基础上,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