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肝病的高发区,每年有大量肝病患者死亡,人们的健康受到严重危胁。在肝病治疗过程中,肝移植技术虽然蓬勃发展,但供肝来源短缺、异体免疫排斥、术后并发症等问题限制了临床肝移植的发展,组织工程学的产生为肝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论文采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将肝细胞特异性配体-半乳糖、甘草次酸引入温敏材料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制备肝组织工程用温敏支架材料,为肝细胞的体外培养构建新型微环境。
首先,以紫外光固定化法,将温敏性物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接枝共聚到组织工程用聚苯乙烯板(TCPS)表面,再将半乳糖配体固定到TCPS表面,制备半乳糖糖化温敏改性表面,以红外(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甲苯胺蓝O(17BO)、原子力显微镜(AFM)、水静态接触角(CA)等手段对改性表面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表面形态、温度响应性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人肝肿瘤细胞HepG2在其表面的吸附、增殖、脱附、转载行为。
第二,通过自由基聚合,将半乳糖配体引入PNIPAAm温敏凝胶,制备半乳糖基温敏凝胶P(NIPAAm-co-GAC),以FTIR、核磁(HNMR)、差热扫描仪(DSC)、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手段对凝胶化学组成、较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内部形貌进行表征,以称重法对凝胶温度响应性及溶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HepG2细胞在凝胶表面的吸附、增殖、脱附、转载行为。
第三,通过自由基聚合,将甘草次酸配体引入PNIPAAm温敏凝胶,制备甘草次酸基温敏凝胶P(NIPAAm-co-AAc-GA),以FTIR、HNMR、元素分析、差热扫描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凝胶化学组成、LCST、内部形貌进行表征,以称重法对凝胶温度响应性及溶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鼠肝细胞在凝胶表面的吸附和增殖,以及HepG2细胞在凝胶表面的生长、脱附和转载行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不仅保留了PNIPAAm的温度响应性,通过降低温度实现了细胞脱附智能化,避免了传统酶解法对细胞功能造成的损伤,并且由于肝细胞特异性配体-半乳糖、甘草次酸的引入,增强了材料表面的细胞识别位点,极大地促进了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吸附与增殖。将肝细胞特异性配体-半乳糖、甘草次酸与温敏材料PNIPAAm结合构建新型肝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旨在得到完整细胞片层,为进行肝组织修复与器官重建提供实践依据,这正是本论文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