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列入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文体中,议论文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既能够直接地体现出作者的思维模式,同时还能在写作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但思维是很抽象的,如何能够在议论文写作中有效地提升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最早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由英国学者Tony Buzan提出,具有发散性以及逻辑性。正因为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引导人们思考,因此思维导图备受青睐,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经营、生产等各个领域。随着思维导图的不断运用,加之其取得的良好效果,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性,也有教师尝试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但就笔者了解的状况而言,现在的应用和研究还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实际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使思维导图与议论文写作教学真正结合,发挥其相应的效用。因此,本文就这一问题,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研究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第二部分是理性剖析,主要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部分是理论解析,主要介绍了思维导图与课程教学等相关理论,具体包括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路径分析和目标追求。第四部分是策略制定,即在本课题构建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日常实践经验,针对性地制定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包括序列构建、具体方式和案例分析。第五部分,设计并实施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检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