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安全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引起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文献调研的结果表明,现有研究集中在突发事件后续的应急管理方面,也有涉及对突发事件时间轴前端的预警研究,主要是宏观层面的预警机制、预警模型、预警系统研究。本文从情报学的角度研究突发事件预警,用文献研究和例证的方法将情报学中的预警分析、信号分析方法与突发事件预警的事件链、预警机制等相关理论结合起来,从情报工作的流程研究了突发事件预警信号的指标、信息源、监测与分析。首先,本文从危机预警的理论基础、质量互变规律和预见性的角度分别阐述了突发事件预警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等问题,认为突发事件偶然契机背后有深刻的必然性在起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突发事件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事件的发生依赖于可预见的连续性;从突发事件的演变链、事件链和预警机制中寻找情报因素,界定研究的内容和边界,认为风险事件是突发事件的前兆,是预警信号监测的对象,并且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要延伸至次生事件和衍生事件的预警。其次,本文将突发事件的预警指标和信息搜集指标统一起来,作为“信息过滤器”。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四种适用类型,而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适用围绕具体问题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在分析突发事件原因的基础上归纳预警指标的维度,并通过水污染事件和金融危机的例子来阐述围绕具体问题构建指标的方法。再次,将全源情报的理念应用到突发事件预警监测中,认为突发事件预警的信息源是多渠道的,信息的种类是多元化的,阐述了人际情报源、非公开渠道信息源和公开渠道信息源。按照“专业监测+社会监测”的模式来构建预警监测的主体,结合了直接扫描和间接扫描两种监测方法,并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阐述了监测的注意事项。最后,本文指出突发事件预警信号分析需要克服信号的模糊性和分析人员的认知心理障碍两个困难,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求解决方法:保持开放的头脑。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来体现特尔菲法的多样化视角、ACH分析法形成多重假设、片段情报分析法揭示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情景分析法将弱信号放大的功能。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情报学的角度研究突发事件的预警,并构建了突发事件预警的情报研究模型,对预警信号的监测和分析两大板块进行研究,并从情报工作的流程来组织全文结构,用逆向思维通过分析未成功预警的案例起到学习和改进作用。研究重中了情报的耳目、尖兵和参谋作用,体现情报学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涉及理念性的东西较多,实务性和实践性的探讨较少,后续研究可以通过选抒突发事件中的一种或者一个案例进行研究来改进,并且对常规突发事件预警和非常规突发事件预警进行区别研究,探讨可以用于非常规突发事件预警的部分常规突发事件预警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