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沉积Ni-W-P合金性能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vi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SX2-2.5-10型号的箱式电阻炉对合金镀层进行退火处理,对比热处理前后镀层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等宏观性能的变化特点;同时采用SEM扫面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对比分析,采用EDS能谱分析仪对镀层的成分进行分析,采用XRD衍射技术,通过Jade软件对镀层的晶粒尺寸、微应变和晶化程度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建立合金镀层热处理前后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之间的联系,明确了合金镀层晶化对宏观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沉积中磷含量的Ni-W-P合金镀层在镀态下为混晶态结构,镀层中有一定含量的Ni相晶体存在,此时镀层的表面形貌是呈菜花状的胞状结构,镀层中Ni相含量较低,晶粒尺寸和晶化程度也比较低,同时由于W和P的引入,导致晶格畸变,产生的微应变较大。对镀层实施热处理,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镀层的表面形貌逐渐变得平滑均匀,镀层的晶化程度不断升高,微应变逐渐减小,镀层中结晶相含量逐渐增多,当到达400℃左右时,Ni3P相开始析出,此时Ni3P相的晶粒尺寸比Ni相的晶粒尺寸要大,当温度达到500℃以上时,Ni相的晶粒尺寸反过来比Ni3P相的晶粒尺寸大。但即使温度上升到600℃,镀层也并未完全晶化,仍残存有一定数量的非晶相。在此过程中,镀层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在500℃时达到最大值,这是镀层的晶化程度、结晶相的晶粒尺寸、各相的相对量等因素彼此竞争、且有利于提高硬度的因素占主导的结果;当热处理温度超过500℃以后,镀层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减小趋势,这主要归因于镀层中析出的强化相Ni3P尺寸粗化对基体Ni相的强化效果减弱所致;镀层的耐磨性与硬度的变化规律类似,即最大的耐磨性对应于最高的硬度,出现在500℃退火条件下;而最小的耐磨性对应于最低的硬度,出现在镀态条件下;镀层的耐蚀性在整个温度区内大致可以分为三段,在300℃以下时,镀层的耐蚀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与镀层中内应力减小有关;当温度在300℃-500℃时,镀层的耐蚀性呈下降趋势,因为在该温度区域内,析出的Ni3P相增加了腐蚀微电池的数量,并且使镀层的体积收缩,产生孔洞造成的;当温度大于500℃以后,镀层的耐蚀性又逐渐增强,主要是由于镀层中结晶相的晶粒尺寸变得粗大,构成的腐蚀微电池不仅数量有所减少,而且具有大阳极、小阴极的有利面积比,从而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
其他文献
在乙醇-水混合体系中,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将甲氨蝶呤(MTX)插层组装到锌铝类水滑石(LDHs)层间形成了MTX/Zn-Al-LDHs纳米复合物,考察了不同Zn2+/Al3+/MTX摩尔比(R值)对合成MTX/
我国农村现行宅基地法律制度是直接关系到农民权益、社会稳定的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一项特有的用益物权制度,具有鲜明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性质,目前,我国现行
以乙醇为溶剂 ,合成了丙烯酸丁酯 (BA)和丙烯酸 (AA)的共聚物P (BA/AA) ,并研究了BA用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BA用量对共聚物表面张力影响较大 ,对临界胶束浓度 (C
高进给铣削(HFM)理念顺应了追求效率换取最大利润的社会趋势,其将浅的切削深度和高的每齿进给量结合起来,以达到保护刀具,获得更高的金属加工切除率的目的。为了践行这一理念
在日常的各种生产生活中,物体受温度影响发生热变形不可避免,尤其在近几十年,随着机械加工精度及仪器测量精度不断提高,因热变形产生的误差在其总误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主要介绍了以S3C6410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机柜监控终端的设计与实现,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细阐述了实现过程。通过本终端来弥补传统机房监控的不足,从微观层面实现机柜内的
研究煤矿施工的情况和快速掘进技术的优化作业,并对如何在煤矿施工中实施快速掘进技术进行分析和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证在煤矿施工技术中实施快速掘进技术的意义。
紧固件是一种大量应用的基础金属用件,被广泛的用于机械、车辆、电力、通讯、石油化工、桥梁等众多领域。紧固件的高质量性、耐久性、耐腐蚀性对其的使用寿命起决定性影响。
201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涵盖住房市场、土地市场、金融信贷市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目的是抑制过多的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
视情维修是一种根据实时状态监测与定期检测结果,通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来确定设备是否需要修理的维修策略。介绍了压缩机组振动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国石油长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