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大坝渗流稳定分析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ct_1984t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水库大坝为混凝土坝、土石坝复合坝型,工程开发任务以反调节为主,结合发电,兼顾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水库蓄水后,近坝区含水层渗流作用引起地下水位较大幅度上升,如北岸CJ19号观测井,自2007年6月以来,地下水水位上升了近7m,可能产生绕坝渗流,调查表明,地下水水位的升高引起地基软化,局部地区地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对民房等建筑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后期在两岸坝肩实施延伸坝肩防渗墙工程。为评估延伸前后的防渗墙防渗效果及论证是否还需要加长两岸防渗墙的方案,有必要对水库渗流稳定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水库坝体和坝肩渗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定量分析了水库渗流性态,进行稳定分析及评价,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归纳总结目前渗流稳定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渗流有限元方法。(2)比较正常水位工况下大坝及周边区域渗流场的计算结果与相应的11个坝体测点和6个周边地下水测点实测资料,结果表明:计算渗压水头总体上与实测的渗压水头接近,说明计算参数、计算模型符合大坝实际情况,计算得到的渗流场较真实模拟大坝实际渗流性态。(3)针对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大坝的混凝土坝、土石坝复合坝型,构建左右岸土石坝、两岸坝肩、土石坝和混凝土坝接合处等不同部位的11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及校核洪水位等三种工况下的大坝稳定渗流场和应力和位移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各种工况下,坝体、坝基渗流场压力水头、渗透坡降和应力位移的分布规律合理。在土工膜和防渗墙的联合作用下,坝体和坝基各处的渗透压力和渗流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消减,渗流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坝断面材料分区、坝体和坝基的防渗排水系统设计合理。(4)分别对右土石坝、左右岸坝肩与土石坝接合处、左右岸坝肩防渗墙加长后水位升降渗流场进行模拟,并对右土石坝、左右岸坝肩与土石坝接合处进行相应的应力和位移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水位升降情况下,水库大坝的渗流场变化规律合理,应力和位移均在合理范围之内。通过研究,可以得知: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现有的坝体防渗措施有效充分,左岸坝肩防渗墙延伸后长度对模拟计算区域内的下游降压效果明显,右岸坝肩已经设置的防渗墙长度从工程渗流稳定方面反映已经足够。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蚌螨的形态特征对15种蚌螨进行了支序系统分析,推演了蚌螨种间系统进化关系;利用蚌螨的酯酶同工酶分析了3种蚌螨的遗传分化以及与宿主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之间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水电站地面厂房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柱的尺寸较大,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对排架柱进行分层浇筑,且支模等施工工艺复杂,从而导致人员投入大、不能快速施工
水电站在电网中承担着调峰、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的作用,其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水电机组是水电站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稳定性对水电站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水电机组的振动水平能直接反映出机组的运行状态,是表征水电机组运行稳定性的主要指标之一。机组的故障征兆往往反映在机组的振动上,当机组的振动超过一定限值时,将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因此,对机
  铁西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在20世纪80、90年代经历了持续的衰退,直到21世纪初,基于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及产业领域的知识创新势能的释放,方才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能.201
在渗透系数各项异性的深厚覆盖层或非均质无限深透水地基上,存在着很多限制条件和技术难度。而且在实际工程中,水平防渗体无论是利用粘土还是土工膜,都会因为人为焊接不当,或不可
将代表西方文化的西餐具刀叉,运用电脑拼贴成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宋代山水画。画面底端的各种围墙作为当代中国的一种符号特征。图中将这些围墙融入刀叉山水中,体现当代中西方
在水资源紧缺地区,灌溉用水高峰期为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求,适宜地利用农田排水资源进行灌溉,可避免作物减产,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紧张的矛盾。然而,农田排水中除含有对作物生长有益
  本研究主要基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视觉属性和人的心理感受,重点分析输电塔杆和变电站围护构件等视觉因子,将其置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背景之中,提出"适应性视觉景观"理论,其
广西大龙洞水库是典型的岩溶区水库,受岩溶地下水补给。本文通过对大龙洞水库31个点位的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的测定,探讨表层沉积物中碳氮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同时分析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具体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大龙洞水库表层沉积物中碳氮比(C/N)在7.47~8.83之间,平均值为8.05,根据前人研究发现浮游藻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