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方位三维叠前地震资料裂缝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shy65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裂缝预测技术伴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化,深受广大油气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裂缝预测技术可分为叠前、叠后裂缝预测技术两大类。基于宽方位角地震数据的叠前裂缝预测和叠后裂缝预测理论成熟,广泛应用,发展迅猛。在实际的油气勘探中,为了节省成本和适应实际的采集环境,通常会采集到窄方位角的地震数据。针对窄方位角地震数据,常规的基于分方位角的叠前裂缝预测方法不再适用,是因为窄方位角下无法实现椭圆拟合。而目前针对窄方位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技术相对不成熟,没有完整的技术体系,裂缝预测难度大。  针对窄方位三维叠前地震数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裂缝介质的AVO特征剖析及研究区典型模型AVO特征验证,发现地震波在裂缝介质与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时存在的一定的AVO差异效应,特别是在窄方位角的情况下也出会现一定的差异。在不同裂缝密度下,窄方位角下的AVO也有着相似的结果。因此借助于不同介质的AV0,对窄方位角地震数据进行裂缝预测是可行的。依据该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了窄方位三维叠前地震裂缝预测技术及其实现流程。关键步骤:首先采用“去噪-拉平-切除”的组合方法对道集进行优化处理,针对不同的道集品质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减;然后基于岩石物理分析和测井资料统计,建立区域背景模型AVO,同时拟合实际地震AVO(归一化),统计计算目标层段内各道各时间点两者间差异的标准差,并以该值作为此道该时间点裂缝密度的指示参数,循环得到整个数据体的值,实现裂缝密度的预测。  考虑到窄方位叠前裂缝预测方法仅反映裂缝发育密度,对于预测裂缝发育的方向,本文选取叠后地震裂缝预测技术,并介绍了相关的方法理论。应用窄方位叠前裂缝预测技术和叠后裂缝预测方法实现对渤海某区花岗岩潜山的裂缝密度和方向地有效预测,预测结果与工区实钻井显示结果基本吻合,平面上裂缝展布及发育部位与区域地质背景吻合。综上表明窄方位三维叠前裂缝预测方法是有效的,且结合叠后预测方法形成完整的适合窄方位叠前地震裂缝预测的综合技术。
其他文献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已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成藏动力学理论对苏里格东区岩性气藏的成藏机理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研究区上古生界气源岩生气强度东南部
本文探讨了驱动语言学发展的三类问题,即社会语言问题、语言学科问题和学科建设问题.解决社会语言问题促成语言学科的形成;语言学科的出现又产生了学科问题,涉及了学科内部的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支挡工程措施已在铁路、公路、水利、矿业建设等工程领域的地质灾害治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内力分布较为复杂。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过程中,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出现桩身混凝土未能一次性浇筑成桩,一部分桩身浇筑混凝土初凝后,才进行二次浇筑成完整桩身,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混凝土桩的整体强度。其影响程度大小难以估算,且如何进行经济合理的补救措施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
产品数据管理(PDM)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产品为核心,集成和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数据的一门技术,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目前大多数的PDM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西安市区出现了十余条危害严重的地裂缝,这些地裂缝成为西安地铁建设和运营的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西安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问题就成了一个全新的工程难题,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西安地铁一号线穿越地裂缝活动带为研究依托,就西安地铁一号线沿线地裂缝活动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采用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裂缝带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本论文以各种沉积相标志为基础,结合地表露头资料、岩心观察、岩屑录井及薄片鉴定分析,确定出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深海相、次深海-等深积岩相、浅海相和碳酸盐
Q1:rn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请问河北在这方面取得了什么进展?2020年有什么工作安排?rnA:rn吕慧哲:rn2019年,我们坚持以疏解首都交通
期刊
2014年以来,辽宁省盘锦市全面提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输服务质量,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农村道路黑色全覆盖、村村户户通沥青路、村村通客车和率先完成全域客运公交一
期刊
广西恭城县栗木锡矿为严重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成为当务之急。地质理论的提高往往带来找矿的突破,本论文依托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栗木锡矿接
滩浅海地区地表复杂,采集的地震资料干扰波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由于震源和检波器差异,造成相同区块的地震资料动力学属性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首先分析了滩浅海地区地震资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