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比较研究——以中国人教A版和美国Glencoe版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提出将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程中,并指出数学文化是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的明确了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地位。因此多维度下的数学文化的研究,将是落实课标要求,领会课标精神的一项重要的举措。  本文借鉴汪晓勤教授和沈春辉硕士对数学文化内容的分类以及数学文化内容的运用方式的分类。将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分为数学史、数学与现实生活、数学与科学技术、数学与人文艺术四类。选取我国人教A版和美国Glencoe版高中数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的栏目分布、主要内容、运用层次三个方面,对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进行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旨在发现两版本教材数学文化内容编写的异同,进而对我国高中数学教材数学文化内容的编写提供建议。  通过对我国人教A版和美国Glencoe版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发现,两个版本教材在呈现数学文化内容时,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学文化的内容多分布在习题中;数学史、数学与现实生活、数学与科学技术、数学与人文艺术这四类数学文化的内容中,数学与现实生活是两套教材呈现最多的数学文化内容。两套教材都有渗透数学史、数学与人文艺术的内容,但是内容偏少,有待逐步的增加。两套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的运用层次多属于可分离型,即离开具体的数学文化的内容,依然可以解答数学问题,仅需要数学知识就可以解决。但是两版本教材又各有特点。  人教A版注重数学史内容的渗透,在教材中专门设置了阅读与思考栏目来呈现历史上一些伟大的数学家、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数学方法。教材中注重现实生活内容的渗透。在数学与科学技术内容的渗透上,主要体现了数学与物理学、化学的联系。教材中数学与人文艺术的内容较少,且较为单一。  美国Glencoe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较丰富,内容分布较为均衡。教材在注重现实生活内容的同时,也加强数学与物理学、生命学、地理学及高新技术的联系。将数学辐射到其他文化领域当中,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科学价值。教材中还注重数学与人文艺术内容的渗透,将一些历史上重大事件、法律、名画、知名建筑等都渗透到教材当中。总之,美国Glencoe版传递出的文化信息比人教版多。  基于对以上结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对我国数学教材编写的建议:数学教材应加强数学史、数学与人文艺术内容的渗透力度;应均衡各类数学文化内容渗透;注重多元文化内容的渗透,数学文化内容运用方式应尽量多样化。
其他文献
汽车电子作为电子信息与汽车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新兴领域,已成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重要的突破口之一,对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
期刊
“人文价值教育”是一种在全世界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主张和实践。该项目在青海已经开展了五期,在培养学生品德教育以及教师的关怀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通过课堂文化对
国民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民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快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群众对体育锻炼认识的不断深化,使参与体育运动健身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体育服务的需求日趋旺盛。然而目前我国体育场馆资
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教育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保障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妇女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力量,她们人口将近占总人口的一
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中的关键时期,更是为其今后教育与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也影响着整个教育体系中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发展。学前阶段的发展是为个体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