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谷小写意花鸟画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894784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子谷(1901-1986年)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家,并与徐悲鸿、张书并称为“金陵三杰”。他是一位被长期“遗忘”的画家,自从1949年在刚解放的杭州开过个展之后,他的名字几乎就没有在画坛上出现过,直到他逝世十年后,他的作品才在中国美术馆得到展现。中国在20世纪经历了革命、战争、运动、建设几个大的历史阶段,与之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坎坷命运。柳子谷就是生活在那样的时代,他经历了中国绘画的中西融合、变化过渡以及错综复杂的多元化探索的格局,柳子谷是中国画传统的拥护者,他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又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受到中西文化观念的熏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时代的因素并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是柳子谷的基本艺术理念。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图像分析等方法对柳子谷小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的概括以及技法实践、形成原因进行探析,不仅有对传统的继承,而且又充满时代气息,柳子谷代表的是一种以传统为基础,保持民族性,发展创新的保守创新型路线。柳子谷非常重视绘画艺术的社会功能,倡导形神兼备,雅俗共赏。他的绘画艺术追求时代感,体现画家的人文情怀,柳子谷走的是一条直面现实人生的现代画家之路,他的绘画创作与当时的时代脉搏始终一同跳动。在以花鸟为主的创作中,展现了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貌,并且注重情境、氛围的营造。他一方面继承笔墨,锤炼笔墨,强调绘画的造型与笔墨技巧,另一方面又因时而异,局部接受西方写实造型的技巧与表现观念,他对空间的重视,对氛围的营造,都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内容。系统深入分析与探讨柳子谷小写意花鸟画艺术,对当代花鸟画或有裨益,使大众更深入了解这位优秀的花鸟画家,探讨柳子谷绘画艺术在现代绘画史中的实际地位,或有现实审美参照价值和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知识产权在会议成果中得到体现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杭州峰会)9月5日下午在杭州圆满落幕。东海之滨,钱塘江畔,倡导“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
1故障现象我部一台TY120型推土机在进行作业时,机油报警红灯突然闪亮,同时柴油机有异常响声。经检查发现,柴油机油底壳中机油高度在规定范围,各油管连接正常,因没有其它异常情况,便
明代末期的画坛上出现了一批色彩浓艳、风格独特的作品。这批作品起先是由董其昌在题跋中定名为“没骨山水”。其画派的源流是由张僧繇、杨昇与郭忠恕传承下来,到了明晚期被董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具有变态反应性及自然疫源性,以牛、羊、猪为主要传染源,人的感染主要由病畜传染所致,是农牧区常见的地方病之
期刊
针对宏景塔一矿浅埋深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巷道联巷的具体地质特征,提出了锚梁网索联合支护的方案,并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程序FLAC2D5.0对支护效果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结果表
作为艺术生产的重要机制,艺术展览已是艺术文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运转直接连接着艺术资本的运作、艺术生态的良性循环、公众生活的文化提升,乃至一个国家文化身份的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