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客观听阈与纯音听阈相关性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分析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steadystateresponse,ASSR)、短纯音听性脑干诱发电位(toneburst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Tb-ABR)、短声听性脑干诱发电位(click-evoked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C-ABR)、40Hz相关电位(40Hz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40HzAERP)反应在正常及感音神经性聋的学龄期儿童中与纯音测听结果(Puretoneaudiometry,PTA)的关系,分析其各在听力预估中的意义,为儿童临床听力诊断检测方式的选择及听力障碍的干预、助听提供全面的指导。方法:随机选取学龄期儿童中听力正常和感音神经性聋者各30人(60耳),并对其进行纯音听阈(PTA)测试和短声听性脑干诱发电位(C-ABR)、40Hz相关电位(40HzAERP)、短纯音听性脑干诱发电位(Tb-ABR)、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检查。然后将PTA与后者所测得的反应阈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比较。结果:①ASSR、Tb-ABR、C-ABR、40HzAERP在听力正常和感音神经性聋儿童与PTA均有一定差值和相关。②各频率间ASSR于两组及Tb-ABR于正常组皆以0.5kHz相关最低。C-ABR与PTA在正常儿童中的相关系数各频率间无差异;在聋儿中高频优于低频。③与0.5kHzPTA的相关上,两组中4oHzAERP与Tb-ABR无差异,皆高于0.5kHzASSR;1kHz处,正常儿童ASSR亦低于Tb-ABR,而在聋儿则不存在差异。④ASSR及0.5kHzTb-ABR、C-ABR在聋儿组与PTA的相关皆优于正常组,Tb-ABR余频率及4oHzAERP组间无差异。⑤聋儿组反应阈与PTA的差值均低于相应的正常组儿童。⑥两组中ASSR、Tb-ABR与PTA在各频率的差值皆有差异。均以0.5KHz处差值最高,4kHz处最低。⑦在0.5KHz处的差值,ASSR与Tb-ABR、40HzAERP存在差异,均以0.5KHzASSR最高。正常组中Tb-ABR最小,其次为40HzAERP;聋儿组中40HzAERP与Tb-ABR相当。⑧在聋儿组:Tb-ABR引出率各频率间无差异。ASSR以1、2kHz引出率最高,同时亦高于所有频率Tb-ABR、C-ABR、40Hz相关电位,但ASSR在0.5KHz处的引出率低于Tb-ABR和40Hz相关电位。结论:1.C-ABR与纯音听阈在高频相关性高,结合0.5kHzTb-ABR或40Hz相关电位,能快速的、大致的评估听力水平。2.ASSR、Tb-ABR与纯音听阈各频率皆有相关及差值。在0.5kHz,ASSR与PTA的差值较大、相关系数及在耳聋者的引出率较低,需结合0.5kHzTb-ABR或40HzAERP。但是,1.0、2.0kHzASSR在耳聋组的引出率优于Tb-ABR。3.以C-ABR大致预估听力水平后,听力损失较轻或正常者可首选Tb-ABR、听力损失较重者首选ASSR结合40HzAERP或0.5kHzTb-ABR,可较全面的预估患儿的纯音听阈。
其他文献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已成为临床脑血管常见疾病的病理基础,颈AS可引发脑卒中的发生。目前对AS的处理包括危险因素的干预、抗血小板、他汀类降脂药物、介入外科等治疗。AS病变早期表现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改变,超声测量IMT对研究AS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血浆LDL,稳定颈AS斑块的作用,降低了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普罗布考作为抗氧化剂的代表性药物,具有强效的抗氧化、抗炎作用。  
学位
目的:研究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下对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的局麻药物比重,旨在寻找较佳的腰麻液比重。  方法:选择60例2014年2~12月于本院择期行TURP的老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Ⅱ~Ⅲ级。将此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n=20),分别为轻比重组、等比重组和重比重组。其中Ⅰ组为轻比重组:腰麻液配制方法为0.75%布比卡因2mL+注射用水1ml;Ⅱ
学位
背景与目的: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为“红色梗死”,它是指脑血管在缺血缺氧中被损害及再灌流血液中红细胞外溢导致脑组织缺血性梗死转变成出血性梗死,病理表现为缺血的脑组织出现渗血,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它既可以是脑梗死的自发事件,也可以是溶栓的并发症。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溶栓、抗凝治疗的普及,HT的检出率及发生率均提高,由于患者就诊时间的限制及医生、患者对溶栓并发
学位
目的:分析和探讨二维应变超声成像技术对心力衰竭病人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后左心室功能的评价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病人30例,均接受CRT治疗,于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应用二
学位
实验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给药对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实验方法选择100例行单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5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0.5%盐酸罗哌卡因混合液15ml,对照组(C组)单纯给予0.5%盐酸罗哌卡因15ml。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均使用静脉镇痛,镇痛泵配方按舒芬太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下腹会阴区手术的术后骶管镇痛的可行性和效果。  方法选取40例3~5岁ASA(Ⅰ一Ⅱ级)择期行下腹会阴区手术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R组、RD组。术中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每组20人,术后采用通过骶管给予两组不同药物观察镇痛效果。R组手术结束后通过骶管给予0.2%罗哌卡因0.8ml/kg,R
目的:探索子宫肌瘤及子宫肉瘤患者LDH水平的变化及病理组织中LDH、LDH-A、LDH-B、LDH-C、LDH-D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肉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1)外周血LDH水平:  采用回顾性、分组对照的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切除并且经病理确诊的良性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查阅病例收集患者发病年龄、血常规
学位
目的:评价高龄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2月诊治的高龄老年(平均年龄>75岁),符合入选条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符合依据2012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1]与治疗指南标准;排除标准:①
目的:探讨UGT1A1*28、UGT1A1*6基因多态性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与SCLC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病情评估、个体化治疗及分析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UGT1A1*28、UGT1A1*6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其与SCLC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的白质病变的程度与临床中各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菏泽市市立医院老年病科收住院的经颅脑MRI证明为脑小血管病的患者共70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相关病史及资料(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高同型半胱氨酸、高C反应蛋白等相关危险因素),MRI资料,分析磁共振表现中白质病变程度与临床中各危险因素的关系。  结果将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