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将“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确定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以改变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少、慢、差、费”的被动局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目标,将学生,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学生可能拥有的、潜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不发达地区的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甘肃省镇原县新城初级中学从2002年起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镇原县新城初级中学在英语教学质量连续几年下降,英语教师流失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与平凉市二中积极合作,在校外专职英语教研人员的帮助下,建立了英语课程资源中心,积极开发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新城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接受作者的建议,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活化”初中英语教材,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资源,在课堂开展英文诗歌教学。经过一年的努力,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积极,交际能力得以提高。但新城初级中学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不足,教师负担加重等等。为此,作者从学校管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给该校今后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为其他初级中学实施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