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固耦合模型及在隧道施工引起地面沉降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q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是地下空间的赋存介质,也是工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媒介和载体,同时也可能成为致灾的主要因素。地下水赋存与渗流状态对工程力学环境和设计条件的影响以及施工中的地下水问题,都构成了工程建设和运营中的一大难题。   本文基于流固耦合理论探讨地下水与地铁建设的相互作用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新的土水特征曲线数学模型,建议北京典型粉土的进气吸力值约为0.1kPa,残余含水量吸力值约为1.2MPa;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典型工程土的相对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2.采用非饱和土的流固耦合模型来计算和分析浅埋暗挖工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采用Geo-studio2007中的简化方法进行有限元求解;并把本文提出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和相对渗透系数方程运用到Geo-studio2007中,对北京地铁10号线某区间隧道工程进行数值计算,其数值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值较为接近。   3.采用饱和的流固耦合模型来计算和分析富水地区盾构工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并对工程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在耦合条件下得到的计算沉降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在Biot固结理论的基础上,建议采用蠕变流固耦合模型来预测和评价长期地面沉降问题。   4.基于极限分析法对盾构工法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盾构工法隧道开挖面的三维破坏机构模型,并应用数值方法对该破坏机构模型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政治理论课考试要求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既考智又考德,既考知又考行,单纯的网络考试形式无法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网络考试为基础,网络考试、论文考核
体外预应力组合梁是在普通组合梁外侧,合理布置高强度预应力钢索,并对其进行张拉,使梁在承受全部外荷载前建立起预应力,该预应力能够减小或抵消外荷载作用产生的应力,达到改善梁受
地震灾害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和损失。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人口密度的增大,地震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也变得越来越大。对于城市地震灾
学位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力学特性十分复杂的材料,其本身存在着很强的非均匀和弹塑性特征,而且存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问题,但是常规的研究方法大多是将材料理想化为连续体,通过
本文对导师提出的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侧设置带肋钢板(即RSPC)—以解决局部区域拉应力峰值大,应力衰减快的工程结构问题的构想。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①进行了RSPC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