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线形影响行驶轨迹偏差的动力学和控制机理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fan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公路事业迅猛发展,但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道路交通安全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闭环系统,各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其中,道路条件作为汽车和驾驶员的服务本体,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而车辆行驶轨迹作为系统的输出,是评价道路线形设计舒适性及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道路线形对车辆行驶轨迹的作用机理,反过来可以为线形设计提供指导,从而优化线形参数,对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到人-车-路系统中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性,本文以计算机仿真为手段,从动力学和控制角度对行车轨迹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建立了动力学仿真平台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改进;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仿真分析结果,研究了不同道路条件对车辆行驶轨迹的影响。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建立了以驾驶员为控制主体、汽车为控制对象和道路线形为控制输入的闭环控制仿真模型。其中,汽车模型采用以纵向速度、侧向速度和横摆角速度为状态变量的三自由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导入驾驶员预瞄最优曲率模型及道路平面线形模型,实现了三个模型的融合。利用Matlab开发了相应的仿真程序,搭建了道路线形安全性评价仿真平台。2.以仿真平台为基础,以安图-二道白河的K27路段为例,分析了驾驶员模型参数中预瞄时间对仿真结果的重要影响。并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拟合得到预瞄距离随道路曲率及车辆运行速度变化的关系式,完善了驾驶员模型,建立了更适用于道路安全仿真的预瞄时间参数形式。3.开发了车辆行驶轨迹测量系统。在山区二级公路上开展了道路试验。获得了车辆行驶轨迹、运行速度和道路线形的相关参数,并建立了相应的试验数据库。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山区道路的车辆行驶轨迹统计特征。对比不同路段统计数据,发现道路线形对车辆行驶轨迹的影响特征。4.在动力学仿真平台上再现了山区试验路段的车辆行驶状况。对比仿真及实测结果,验证了模型及参数的正确性。通过改变系统参数进行仿真研究,获得了不同驾驶员预瞄距离、道路附着系数及车速下行车轨迹偏差的变化规律。从汽车动力学角度解释了道路线形影响车辆行驶轨迹偏差的机理。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从汽车动力学特性角度,运用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手段研究道路线形对车辆行驶轨迹偏差的影响规律,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交通事故生成原因。
其他文献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务员直接为教学一线服务,工作内容具有全局性、繁杂性、艰巨性、规律性、发展性等特点。适应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务员工作迫切需要把握教
燃油经喷嘴雾化的方式进入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进行燃烧,为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和扩宽稳定燃烧范围,新燃烧概念和技术不断被提出,新燃烧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与新雾化技术
茶叶籽是茶树的种子,从茶叶籽中提取的油即为茶叶籽油。茶叶籽油于2010年被卫生部正式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它是一种高油酸含量的食用油,天然含有丰富的脂肪伴随物。但目前市场上的
脂质体是由磷脂为膜材料制得的微球体,具有类似生物膜的双分子层结构,可以同时包埋亲水性和疏水性物质,提高芯材的的稳定性和利用率。然而磷脂分子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
目的:检测miR-223在人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miR-223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检测人胰腺癌细胞
为了解轮台白杏树冠微气候与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关系,本文以主枝开张角度分别为30°~35°(树形Ⅰ)和55°~65°(树形Ⅱ)的两棵自然开心形轮台白杏为试材,参照魏钦平的格子法,对其各自
本文以新疆早熟杏品种巴都玉吕克和库买提,中熟品种大果胡安娜和轮台白杏,中晚熟品种佳娜丽和洪特克为材料,系统研究果实发育期及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特性,为深入探究杏果实成熟衰老
本研究基于湿地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查阅了湿地方面的文献基础上,对相关概念做了核实。通过生态学、园林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总结出湿地植物景观的研究要遵循园林美
我国目前乳业与乳制品加工业的产品质量不容乐观,自从2008年轰动一时的奶粉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发生后,全社会对牛奶与乳制品的质量检测空前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和
miR-34因被证实是p53的靶基因并参与p53介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通路而受到广泛关注。功能上miR-34促进细胞凋亡、衰老,抑制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迁移。近来的研究发现miR-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