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中学生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解读美育内涵、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涵的美育元素、充分发挥自然学科的美育价值、加强美育的跨学科融合,对全面提升中学生的人文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多元智力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生物学科中蕴含丰富的自然美元素,是开展美育的重要渠道。但目前关于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与美育的有机融合研究相对较少、对自然美元素的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中学生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解读美育内涵、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涵的美育元素、充分发挥自然学科的美育价值、加强美育的跨学科融合,对全面提升中学生的人文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多元智力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生物学科中蕴含丰富的自然美元素,是开展美育的重要渠道。但目前关于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与美育的有机融合研究相对较少、对自然美元素的挖掘也不够详细。因此,本论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美育和自然美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解读,结合问卷调查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美育策略,挖掘自然美元素,开展美育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以期为一线生物教师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开展美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资料。首先,本研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美育的概念、自然美的内涵和功能进行界定,将自然美的美育功能明确为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启发功能、领悟功能以及爱心泛化功能。结合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将自然美主要划分为生物美和人体美两大类,生物美又分为形式美、生命美、象征美三种,人体美又分为形体美、仪表美、语言美、健康美四种。其次,在美育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采用教师网络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美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初中生物教师对美育作用的认同度很高,对自然美的感知力较强,但存在对美育理论基础认识不足、美育元素的挖掘不够系统化、美育途径认知不足、美育实践程度较低等主要问题。因此,本研究一方面对苏教版八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自然美元素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整理,同时,从自然美的角度出发,提出开展初中生物美育渗透的教学策略:(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美育意识;(2)提高自身的美育理论水平;(3)挖掘自然美元素;(4)多途径渗透。最后,作者以某中学八年级的2个平行班为教学对象,开展一个学期的美育教学实践,初步形成2个美育渗透教育的典型教学案例,并通过对学生问卷前后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充分挖掘自然美元素、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开展美育渗透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感知美的能力”和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正>学生解决“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这类题目时常出现填写的面积单位与所提供物体的面积不匹配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个别学生对物体及其面积大小缺乏生活了解以外,教学时采用“分开研究”方式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展开逐个学习,可能是导致学生未能建立面积单位的结构化图式的主因。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认识是对于对象整体性结构的把握。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整合研究”的方式将三种面积单位统整于各个
近年来,新型绿色建筑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绿色环保的意识也渐渐深入人心。对于新型绿色建筑工程而言,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都非常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特点,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相应造价预算编制和成本公众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近两年,国家对绿色建筑发展的推行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对绿色建筑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人口数数量的不断增加,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向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印发的关于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绿色建筑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举措。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师需要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控
2015年以来,我国知识付费行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资本变现模式获得快速发展,知识的超文本链接不仅带来了数字版权的变革,也实现了内容的永久在线与付费链接。本文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数字化知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如何赋值于个人发展,二是知识的永久在线如何作用于传统官僚制教育体系的变迁。知识付费平台按照市场商业逻辑搭建知识交易空间,参与到生产性资源的创建与分配过程,其追求的并非客观真理,而是知识的现金价值
作为清代最重要且最具代表性的耕织图,康熙《御制耕织图》选择了以江南地区为蓝本来呈现汉族农村的水稻种植与蚕桑丝织过程。之所以如此,与清初的社会心理密不可分。这些要素的选择,既衔接了民众已有的社会心理结构,又契合了统治者的施政要求,具有厚重的心理学涵义,即确立清廷统治的政治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革新社会秩序,表征统治者理想的农村模式。因此,康熙《御制耕织图》具有突出的社会治理属性,对理解历代耕织图的功
文章通过对民生新闻以及民生新闻特点的研究,得出了民生新闻是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新闻类型,其内容以及报道形式上均体现出平民化、服务性、形式多样的特点;采用比较法对融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播报出现的新机遇进行分析,论述融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面临的选题来源广泛、传播形式多样、时效性增强、互动性增加等新机遇,得出融媒体背景下改变民生新闻播报方式势在必行的结论。基于此,针对民生新闻播报方式改变提出三点建议
建筑行业纠纷数量多和纠纷标的额大逐渐成为影响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常见的诉讼、调解等司法形式对建筑工程纠纷的解决效果有限。基于此,本文对目前国内建筑行业中常见的纠纷及解决方式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新的建筑行业纠纷解决方式——推行造价工程师解决建筑行业诉前纠纷,并以某市政施工单位的高架桥施工项目为例,论证了这种解决方式的可行性,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纠纷的解决和造价从业人员的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