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对现代医家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方证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yth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而方证占据其重要地位。来源于《金匮要略》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历代医家大多用治历节病,然对其病机解析及用方依据则意见不一。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方证,以阐明其证治规律、掌握其用药指征,指导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搜集大量桂枝芍药知母汤的现代医案,并制订了相应的纳入标准,以对收集医案进行精选,然后对所选医案的病名、病因、症状、舌脉象及药物名称等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起现代医案数据库。采取统计学方法及数据挖掘的手段,如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分别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主治病种、发病原因、发病年龄、基本症状、舌脉象、药物加减等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出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方证。结果:通过对187例桂枝芍药知母汤现代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几点:(1)病因:风寒湿邪为主。(2)病机:以寒热错杂、久痹脏虚常见。(3)治法:以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清热为主。(4)主治疾病:主治痹证,亦可用治腰痛、头痛、行经腹痛、牙痛等痛症。现代医学多用治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属肢体疼痛的疾病。(5)主治症状:主要症状、舌脉象包括四肢关节肿痛、活动受限、遇冷或阴雨天症状加重、舌红、白苔、黄苔、腻苔、薄苔、脉数、脉细、脉沉。次要症状、舌脉象包括局部红热、恶寒、发热、纳差、疲倦乏力、口干渴、得热症状减轻、麻木、肢冷、喘息、头晕、舌淡、脉弦、脉滑。(6)加味药:加味药分类以祛风湿药、活血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常见加味药物有汉防己、黄芪、苍术、薏苡仁、怀牛膝、忍冬藤、生地、当归、黄柏、茯苓、独活、细辛、川乌、羌活、石膏等。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研究,发现桂枝芍药知母汤具有祛风清热除湿、温阳散寒之效,主要用治寒热、虚实夹杂痹证,临床多见四肢关节肿痛、活动受限、遇冷或阴雨天症状加重,舌红、苔白或黄、苔腻、苔薄,脉数、细、沉。同时研究发现临床上适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患者因寒热虚实差异,主要表现为偏寒湿、偏热证、偏阳气及气血虚这三类,为临床辨证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提供参考,对比张仲景的原文描述,可以发现现代医家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基本应用指征没有太大的变化,提示中医经典指导临床应用的重要性。而本研究对于其病因、功效、主治病证、主治症状、舌脉的分析,补充并细化了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应用指征,加深我们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了解以及为临床上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及其加减运用提供参考,进一步
其他文献
<正> 某矿采用平窿——盲竖井开拓,上部平窿已采空。当转入深部开采时,提升能力满足不了生产要求,遂将φ3.8m盲竖井的双罐提升改造为单罐笼带平衡锤和单箕斗带平衡锤的混合提
中国古典园林是有着特殊影响力的文化瑰宝,其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古代设计师及能工巧匠们智慧的结晶,造景原理中的精华部分对文化发展迅猛发展的今天
<正>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是人类虚构的生物。它综合了许多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龙的原始形象参照物是哪种动物?这一问题始终困扰
期刊
最近十年大量的研究发现二维纳米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磁学和力学等性能。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二维半导体功能材料包括石墨烯、二硫化钼和氮化硼,近年来二维镓族材料
中国结算公司推进的统一账户平台(“一码通”)将在国庆后正式与投资者见面。中国证监会在9月24日表示,一码通作为投资者的总账户仍将实行“一人一户”的安排,但是其下挂的各
为了探究移动式液压破碎机在各种不利工况下工作机构的强度、变形和应力分布,寻求其破坏的原因,为改进结构、改善其工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依据,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某型
对汉源铅锌矿区内铅锌矿矿石进行模拟自然条件下雨水对矿石的淋滤,结果表明:淋出率因矿石的粒径大小产生明显差异,在粗中粒度时,3种重金属元素的淋出难易程度表现为Zn>Pb>Cd,
针对双层滚珠轴承载荷分布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传统理论计算方法中关于刚性套圈的假设和Hertz接触理论半无限空间的边界条件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
古村落和古城镇的保护,已经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各种文化遗迹,传承千古,意义重大。
针对ARM平台上人脸识别实时性不强和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基于MTCNN人脸识别算法设计了一种实时检测并追踪人脸的算法;然后在ARM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