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而方证占据其重要地位。来源于《金匮要略》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历代医家大多用治历节病,然对其病机解析及用方依据则意见不一。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方证,以阐明其证治规律、掌握其用药指征,指导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搜集大量桂枝芍药知母汤的现代医案,并制订了相应的纳入标准,以对收集医案进行精选,然后对所选医案的病名、病因、症状、舌脉象及药物名称等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起现代医案数据库。采取统计学方法及数据挖掘的手段,如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分别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主治病种、发病原因、发病年龄、基本症状、舌脉象、药物加减等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出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方证。结果:通过对187例桂枝芍药知母汤现代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几点:(1)病因:风寒湿邪为主。(2)病机:以寒热错杂、久痹脏虚常见。(3)治法:以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清热为主。(4)主治疾病:主治痹证,亦可用治腰痛、头痛、行经腹痛、牙痛等痛症。现代医学多用治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属肢体疼痛的疾病。(5)主治症状:主要症状、舌脉象包括四肢关节肿痛、活动受限、遇冷或阴雨天症状加重、舌红、白苔、黄苔、腻苔、薄苔、脉数、脉细、脉沉。次要症状、舌脉象包括局部红热、恶寒、发热、纳差、疲倦乏力、口干渴、得热症状减轻、麻木、肢冷、喘息、头晕、舌淡、脉弦、脉滑。(6)加味药:加味药分类以祛风湿药、活血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常见加味药物有汉防己、黄芪、苍术、薏苡仁、怀牛膝、忍冬藤、生地、当归、黄柏、茯苓、独活、细辛、川乌、羌活、石膏等。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研究,发现桂枝芍药知母汤具有祛风清热除湿、温阳散寒之效,主要用治寒热、虚实夹杂痹证,临床多见四肢关节肿痛、活动受限、遇冷或阴雨天症状加重,舌红、苔白或黄、苔腻、苔薄,脉数、细、沉。同时研究发现临床上适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患者因寒热虚实差异,主要表现为偏寒湿、偏热证、偏阳气及气血虚这三类,为临床辨证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提供参考,对比张仲景的原文描述,可以发现现代医家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基本应用指征没有太大的变化,提示中医经典指导临床应用的重要性。而本研究对于其病因、功效、主治病证、主治症状、舌脉的分析,补充并细化了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应用指征,加深我们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了解以及为临床上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及其加减运用提供参考,进一步